搭橋手術治標不治本

搭橋手術治標不治本

醫生建議克林頓接受「冠狀動脈搭橋手術」,而非較普遍的「通波仔」手術,反映他病情可能性有二:要不是他血管栓塞位置很差,便是冠狀動脈病情涉及範圍很廣。克林頓一名朋友向《紐約時報》透露,他甚至可能要動「三重或四重搭橋手術。」
克林頓九六年接受《紐約時報》專訪時透露,他母親的家族有心臟問題,為此他定期作身體檢查。他又常運動、飲食均衡、服減低膽固醇藥物,但仍需動手術,因他患有「心臟動脈粥狀硬化」──冠狀動脈栓塞,這會導致心絞痛、含氧量高的血液輸往心臟不足、心臟病發或破壞心肌。

或喪失部份記憶
○一年他進行身體檢查,血液測試已顯示他有患心臟病危機──當時壞膽固醇指數遠超對上一年,因此白宮醫生給他處方減低膽固醇藥物。
心臟的左面冠狀動脈對性命攸關,如這部位栓塞,醫生會建議作搭橋手術,因為若使用「通波仔」支架,一旦再栓塞可能不治。
進行搭橋手術時,醫生會開胸取出病人的胸動脈或從大腿取出靜脈,然後將新動脈一端駁至心臟冠狀動脈栓塞點的遠端,另一端則駁至心臟主動脈,讓血液繞過栓塞點流向心臟。手術期間,醫生或會停止病人心跳,以心肺機為病人續命,病人會因此喪失部份記憶和腦部受損。
搭橋手術僅恢復血液流通,但不治本,仍是預防勝於治療。
紐約時報/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