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數周,好消息一浪接一浪,惟恐大家消化不了──乒乓孖寶摘銀、全年經濟增長調高、CEPA第二階段等等。一眾高官龜息多時,突然間在一周內在你眼前逐一站出來,情況好像有點似股壇名句「趁好消息出貨」──老董和唐英年等二人搶在你眼前邀功,姿態之高,與過去兩個月判若兩人。上述的好消息皆在立法會選舉前一至兩周內發生,說不是政府當局的精心部署,實在叫人難以信服。
談到CEPA第二階段,相信讀者應該已經讀過詳細內容。叫筆者最關注的是「對香港服務貿易領域擴大開放」的行業中,新加入了「信息技術服務」,證明CEPA2也有關照資訊科技界。不過,若大家仔細看看條文,原來只是「允許香港服務提供者按照內地有關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參加計算機信息系統集成資質認證」。CEPA2只是容許參與國內服務的認證,與「帶來無限商機」還差很遠!
換言之,早前電訊業的商會和資訊科技界人士曾倡議的電訊特區、持股權過半和服務範圍擴展至基本電訊服務等要求,一概被中方拒絕。大家要面對現實,雖說CEPA是中國明益香港,不過怎樣明益也不能超越中國入世對國際社會所作的承諾,也不能觸動國內各部委在電訊業方面的商業利益。
執筆之時,工商及科技局局長曾俊華與二百多名資訊科技界及中小企代表抵達北京訪問,討論有關CEPA第二階段落實的細節安排。不知曾局長今次可以為業界爭取到甚麼,還只是大家齊齊做的一場秀。
香港人一向不習慣等運到,也不需要人家施捨,多年來都是自食其力,此乃香港如假包換的「核心價值」,較甚麼民主自由來得更直接。自求多福,香港人還是自己找出路吧。
周前讀電子工程師專業期刊《IEEESpectrum》,有篇文章講述一名矽谷半導體工程師,因公司把業務外判而失業,一直找不到工作,最後惟有「再培訓」轉行當護士;後來,市況好轉又找到工程師工作,但該位人兄明言工作崗位隨時蒸發,屆時別無他法下會再拾起護士袍!矽谷工程師曾是天之驕子,一樣要拿得起放得低,同樣香港人也可以能屈能伸。別指望賜予吧,走自己應走的路。
侯聯貴
電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