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 像 - 鍾偉民

偶 像 - 鍾偉民

有人說,許冠文是「喜劇演員」,我總覺得,說對了一半。
三十歲前,許冠文是我的偶像;澳門的路環島自從有了第一部黑白電視機,我就按時杵在公園裏看《雙星報喜》,那年頭,我大概十歲,「點到你唔服?」他哥兒倆一言不合,就用塑料鎚子猛敲對方的頭,我好興奮,長大了,總渴望用真正的大鐵鎚,招呼跟我唱反調的朋友。
然後,《鬼馬雙星》、《天才與白癡》、《半斤八両》、《雞同鴨講》、《摩登保鑣》、《神算》……偶像演戲,我都看;可惜,人善忘,劇情都記不起了,唯一記得的,是他咬牙切齒的表情;他總是咬牙切齒,咬了幾十年。再然後,電視上有個節目,他和葛民輝即場鬥耍嘴皮,偶像反應好慢,露了底,只好仍舊咬牙切齒,恨天地不仁,遇上這麼一個不識趣,不肯讓讓老人家的。

也是好多年前,到戲院去看《大軍閥》,兒童不宜,是父親帶去看的;也是甚麼都忘了,只記得狄娜那個光屁股;那個屁股,日前,在影碟上重看,皺皺的,癟癟的,沒甚麼美感,當時童稚的心,一定飽受打擊和摧殘;而大軍閥許冠文,他那一張相對年輕的臉,雖然不皺,竟也是皺皺的,誇張地表演那一個招牌表情:咬牙切齒。
聽說,他提到電影這行業,還是憤憤不平:「今天的港產片,多像只拍給智力在十二歲以下的觀眾看的。擁有十三歲以上的智商的觀眾,通通不看。電影的巿場越來越狹窄……」幾十年了,仍舊是這樣的老調,仍舊是這樣的「憤憤不平」。我們這些「十三歲以上智商」的觀眾,一直等着他拍的好電影;然而,電影呢?仍舊皺眉瞪眼,不斷緬懷,不斷鄙視,不斷咬牙切齒,就是不肯進步,不肯再拍一齣示範作,讓我們尋回早就掉到陰溝裏的偶像。
許冠文是「喜劇演員」,但再準確點說,他是「過氣了的喜劇演員」或者「憤憤不平的過氣喜劇演員」;從前,我崇拜過一個偶像,他除了會用鎚子毆打小弟弟,就只會埋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