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感與危機感 - 李牧童

安全感與危機感 - 李牧童

今天不說愛情,說立法會選舉。
選舉臨近,各候選人出席大小論壇,有的理直氣壯,辭鋒銳利;有的自感理虧,左閃右避。但表現好的,頭頭是道的,是否就能在選民心中加分?
主宰選舉的,從來都是社會的大氣候。當樓價逐步回升,當恒生指數衝破了一萬三千點,當中國在奧運會取得驕人成績金牌選手適時來港進行大匯演,當民主派被誣衊為不愛國且有許多長輩願意相信,當社會彷彿歌舞昇平之時,不少人會選擇安於現狀,不少人會認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少人會靠向右邊走,直至政府再次犯上嚴重錯失,直至中央再次發動粗暴干預,直至自由再受到威脅,直至經濟問題再度浮現,到了那個時候,不少人才會記起那些吵耳的民間喉舌,那一班抗爭的戰士,可是,到了那個時候,大局既定,要後悔,或許太遲。

是香港人很有安全感,抑或是我們太短視、太沒危機意識?是我們對特區與中央政府都充滿信心,還是我們都沒有多少風骨,都在逃避現實?
「生不入官門,死不入地獄」,這說法多少揭示了中國人的怕事心態。當有事發生,身旁最好有十個警員在盯梢,五個醫生在看顧;沒事時,最好一個都別碰上。試問有多少香港人會主動每年往醫院檢驗身體?年過五十,可是一份驗身報告都沒看過的,想是大有人在吧。小病是福,小的政民衝突也是福,沒有人喜歡無風起浪,只有在暴風雨前夕才會無風無浪。反對的聲音,是不可或缺的驗身報告,應該購買的平安保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