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術表演是老少咸宜的節目,欣賞魔術師表演,觀眾都會因對各種「無中生有」、「由有變無」的變法表讚歎,但同時亦會希望揭出魔術師的秘密。雖然全部觀眾都有這個共同的願望,但能成功揭秘的都是鮮見的例子。原因是有共通點的,就是觀眾都把注意力集中在魔術師正在變戲法的左手及帽子上,而沒有注視真正發揮作用的右手或身體的其他部份。
事實上,世界上很多事物都是同樣情況,人們都專注於他們認為正在發生變化的東西,而忽略了更重要的大環境因素,這些因素往往不是短暫性的焦點,但卻主導着事情的中長線變化。
在投資者來說,若你只是一個短線炒家,這些大環境的變化也許對你沒有太重大的意義,雖然在較長遠的角度,大環境仍會影響你的長線取勝機率,你可能需要隨着大環境調節自己的炒賣策略,但對於一個中長線的投資者而言,注視大環境的變化比短線市況的變動更為重要。
那麼,甚麼是大環境呢?以投資而言,大環境便是政經環境,諸如利率、油價、通脹等等全都是構成大環境的元素,因此,投資者都重視這些元素的變化,而日漸逼近的美國總統大選,布殊連任或克里上台,都對大環境有影響,故都在投資者考慮之列。
然「大環境」一詞,還只能算是上周提及的「物、形、力」之中的「物」,其他元素也不完全表達其「形」及「力」,海歌可以簡單地告訴大家,留意大環境,其實是要留意「遊戲規則」及其轉變。
80年代時,日本銀行壟斷了全球10大銀行排名榜,美國發動了「巴塞爾協議」,提高了資本額要求,整個日本銀行業便倒下來,不但業務萎縮,其對日本經濟的負面影響,到今天還沒有完全消除。其後美國要進一步「入侵」其他市場,便推出一個「環球化」概念,近兩年環球化反過來為美國帶來負面影響,「保護主義」又重新抬頭了。「巴塞爾協議」新條例2006年底實施,但美國銀行絕大部份獲得豁免遵守。這些遊戲規則的變化幾乎都千篇一律以致作力量護航。讀者若要更有效掌握美股及港股的中長線去向,留意短線焦點以外的大形勢──遊戲規則,此分析焦點因素更為重要。
海歌
(小啟:作者外遊,《譚紹興講股》本周暫停,9月19日回復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