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了,念國際學校的你剛剛從瑞士回來,父母安排你到那邊上了一堂國際社交禮儀課,教導餐桌前紳士淑女的規矩。雖然像你這樣的年紀,最喜歡與最常跟同學仔光顧的,並非六星級名牌餐廳,而是但求即食的炸雞和漢堡包店,和經常要搭枱、阿嬸抹地唔畀面的茶餐廳。你知道學懂了用刀叉的先後次序沒優勢,吃薯條時還是該用兩手抓才像樣。
沒有到瑞士上堂但隨父母到英倫遊學一圈的小朋友開學了,英文跟未升班前差不多,但你自覺與家裏的印傭溝通好過以前。你最相信求學不是求分數,但驅動你努力學好英文的原因是,你想做朗尼第二,踢英超聯!(同學仔卻跟風說要打乒乓球,更要殺入○八奧運,代表香港隊。你簡直笑甩鼻樑上的眼鏡。)
跟團去過布吉島的小朋友也開學了,曬了一身古銅顏色,模樣特別牛王。班上同學幾乎每個人都去過泰國,你的遊歷沒多少人感興趣,連坐在你隔籬的新移民同學這個暑假都去了一趟歐洲十四天豪華團,令你覺得父母帶你去泰國,叫你很冇face屎。
她這個暑假沒出過門的學生也開學了,文靜的她沒有抱怨綜援金不夠讓她參加習泳班,趁住悠長暑假,她流連圖書館,讀遍了旅遊雜誌書種,從希臘雅典到不丹Thimbu到冰島Reykjavik都有她的閱讀足印。下一個暑假,她的紙上旅遊計劃升級,決定在開學前征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