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小紅蟲撩撥得風雨滿城,康樂及文化事務署保障公眾衞生不力在先,隱瞞調查真相在後,惹來持續的公憤。在申訴專員表示主動調查有關部門是否失職、有市民喊出「康文署署長換人」的要求之際,又有一個公眾泳池發現紅蟲而須局部關閉。學者批評這場蟲患暴露了高級公務員重飯碗、輕誠信的心態。 記者:蔡元貴
最先發現紅蟲的九龍公園泳池調查工作接近尾聲,消息透露,跨部門調查小組在九龍公園泳池範圍內找到一些適合搖蚊天然滋生的地點。初步結論指出,泳池周邊的溝渠蓋存在積水,渠內也撿獲紅蟲。消息說,九龍公園泳池內有沒有搖蚊成長周期的四個形態已經不重要,因為事實已證明該處有足夠搖蚊滋生的客觀環境條件。但康文署發言人說,未有證據引證上述說法。
由八月四日康文署首次接獲市民投訴泳池有紅蟲至今,已有七個政府公眾泳池及一個私人屋苑泳池發生蟲患。最新一宗個案在堅尼地城泳池發生,康文署表示,由於副池發現小量紅蟲,該泳池由昨日下午五時起暫停開放,直至另行通告。政府跨部門紅蟲調查小組昨日再到發現五千條紅蟲的斧山道泳池調查,小組初步認為,泳池多處地點適合搖蚊滋生。
康文署最初以紅蟲對人體無害而沒有公開九龍公園泳池的情況,又把公眾視線轉移,質疑蟲患是人為惡作劇,其後更隱瞞食物環境衞生署在大環山泳池查獲蛹皮及成蚊的真相。康文署處理這場蟲患的手法,惹來公眾及學者極大詬病。
「康文署呢啲咁嘅職位,每個月攞公帑咁多,但係喺原本咁簡單嘅事上面,可以搞到咁複雜同咁耐,我覺得係咪需要另外搵一個有能力嘅人去頂替呢個職位?」市民朱先生在商業電台節目《風波裡的茶杯》嚴詞指摘已經公開道歉的康文署署長王倩儀。另一位市民黃小姐更直斥整個公務員架構:「我感覺呢十年八年本港公務員嘅文化轉咗,佢哋好注重外表,但缺乏良心同真誠。」
公開大學環境學教授何建宗說:「既然紅蟲咁普遍,就證明泳池適合養蚊,與其爭論,不如快手清理;可能係公務員心態,第一時間就話『唔關我事』,忽略咗認真調查。」城市大學社會科學部高級講師馮偉華批評康文署官員說話不盡不實,誠信令人質疑,「政府管治有冇效係基於誠信,公務員凡事只顧自保,呃得就呃,咁樣好大問題。」
連串蟲患已經引起申訴專員關注,申訴專員公署表示會主動調查事件。公署表示,近日公眾泳池發現紅蟲的事件,令市民十分關注公眾泳池的衞生情況和政府的透明度,並且質疑部門之間是否有足夠的協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