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股政治勢力爭議席

五股政治勢力爭議席

盧子健

還有不足兩個星期,便是立法會選舉投票日子。這次選舉在經歷了過去兩年不少風波後舉行,對於我們洞察民情的走向,有重大的啓示作用。
去年十一月的區議會選舉,親政府候選人慘敗。但由於區議會選舉的投票制度是單議席單票制,勝者全取議席,會「誇張」了勝者的優勢。今次立法會選舉採用比例代表制的投票方法,並且覆蓋全港,因此其結果有更大的參考價值。
真正的民情要在投票結束後才揭盅,但近日多個民意調查大抵上已為選情描畫出輪廓。
香港的政治勢力大致上可分為兩大陣營:親政府陣營和民主派(也是反對派)陣營。
在親政府陣營,又大致可分為兩大流派,一派是傳統親中勢力,實力基礎主要在基層、地區及群眾團體,其代表政團是民建聯和工聯會。

另一派是工商和專業人士、因應着回歸的政治形勢變化,從過往支持港英政府轉變為今天支持特區和中央政府,其代表政團是自由黨。這一股工商專業的親政府政治力量在政治立場上較為搖擺,但也正好代表相當一部份香港人的心態。他們在本能上、成長的經歷等對特區和中央政府並無感情,但出於現實的考慮在政治上向當權者靠攏。
從立法會民調看來,親政府陣營在九龍西是最孤單的,只有曾鈺成的一張民建聯名單在單打獨鬥。他的民調支持大約是百分之二十。當傳統親中的力量與工商專業的親政府力量,同時在一個選區內出選時,前者大約保有百分之十五至二十的選票,而兩者總和則大約在三成半至四成之間。
至於傳統親中力量最牢固的九龍東區,在沒有其他親政府勢力分票的情況下,得票是百分之四十多一點。
歸納起來,親政府勢力約得到市民中百分之三十五至四十的支持,其中傳統親中勢力與工商專業勢力約為一半一半。

另一個陣營即民主派陣營,所得的民眾支持應該是百分之六十至六十五之間。其中民主黨在所有區都有參選。除了新界東民主派採取單一鑽石名單,因而無法量度民主黨的支持度外,民主黨在其他各區的支持度都是百分之二十左右。
換句話說,民主黨在民主派陣營中的旗艦角色已不再牢固,只佔陣營中約三分之一的支持。事實上,民主黨是民主派陣營的「中間派」,右翼有較為溫和和中產的大狀黨,左翼則有較為激進或者接近基層的多個團體。大狀黨在港島和九龍東的支持度與民主黨不相伯仲。從民調觀察,民主派陣營已一分為三,各有約百分之二十的選民支持。
把兩個主要陣營的圖象拼起來,香港其實出現了五股選民支持度相差不遠的政治勢力,包括支持政府的工商專業界、支持政府的傳統勢力、反對政府的民主黨、反對政府的中產階級,和反對政府的基層勢力。從上述布局看,民主黨的政治定位較為尷尬,如果不能吸納或融合其他民主派勢力,就可能被其他壓力擠壓得難以立足。
……………………………………………………
作者為公共事務顧問,文章隔星期五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