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針對近期多宗三四線股突然急跌,港交所(388)正研究多項措施,包括要求大股東披露抵押股份予銀行或證券行的情況,以及股份跌停板制度。港交所行政總裁周文耀表示,構思中的停板機制,不會仿效美國,即在市況大幅波動時,暫停整個市場交易,而只會針對個別股份。
南海石油本周二(076)在半小時內股價暴跌95%,最初並無停牌,但下午股份卻申請停牌,令投資者未能即日離場。而6月17日遠東生物制藥(399)突然急跌92%,在收市前4分鐘被港交所勒令停牌。有市場人士質疑,股份停牌缺乏客觀標準,投資者利益不受保障。而有關股份突然急瀉,很多時是由於大股東抵押股份後出現財政問題,遭短時間內斬倉。
周文耀昨日在上海出席上市推介會後表示,針對部份股份大幅波動問題,上市科正檢討上市規則,一方面要求上市公司有事情發生時,能盡快公布情況,另外研究股權披露是否充足,特別是大股東抵押股份予銀行及證券商的問題,又會與證監會研究股權披露條例是否需要修訂,希望上市科數月內提交報告,年底前有結果。
他指出,上市規則對大股東有明確定義,由於大股東對公司影響力較大,因此有需要在股權方面作披露,不存在大小股東私隱保障有別的問題。對於有意見指,上述披露可能影響大股東個人的商業行為,則要由上市科進一步研究。
現時上市規則規定,主板公司大股東,以及創業板公司持股5%以上的管理層股東,在新上市1年內將股份抵押,便須披露,但1年後則沒有規定。《證券及期貨條例》的股權披露部份則指出,股東抵押股份予銀行或證券行毋須披露,除非借款人違責,該銀行或證券行可行使有關股份權益時,雙方才須披露。
對於停板機制,周文耀表示,原則應針對個別公司股份,而不是暫停整個市場交易,「我覺得香港是自由市場,這是成功之處」,詳情則由港交所的交易市場科及上市科研究。以美國為例,是以指數升跌幅為標準,若杜指下跌逾10%,會停市半小時或以上,待市場冷靜。但深圳及上海交易所是以個別股份股價升跌幅10%作為停板指標,待翌日才復牌。
另外,中銀香港(2388)較早前發表報告,建議將創業板轉為二板,收容主板除牌公司,周文耀表示,港交所未有研究此提議。他指出,創業板與主板有不同定位,切合不同公司的集資需要。他承認,創業板風險較大,但在資料披露方面要求則較主板高。而港交所剛展開研究簡化創業板轉主板的程序,暫時未有具體細節。
周文耀說,國企來港上市有十餘年歷史,大部份在資料披露方面都有進步,若出現問題,保薦人亦有責任,故港交所與證監會下半年會落實加強監管保薦人的措施,提升市場質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