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三方案訪京 涉貿易結算 債券發行 貸款<br>港銀行爭取擴大人民幣業務

攜三方案訪京 涉貿易結算 債券發行 貸款
港銀行爭取擴大人民幣業務

【本報訊】本地銀行一直希望爭取擴大人民幣業務範圍,消息說,金管局總裁任志剛昨致函銀行公會,就上述課題收集各成員行意見,他在信中表示,會按財政司司長唐英年所勾畫的三個方向,與內地有關當局探討擴大本地銀行在人民幣業務的參與範圍。

三個方向當中,包括研究本港與內地在人民幣經常帳下的交易項目(如進出口及貿易),以人民幣結算及本地銀行提供支付渠道的可行性。業界指出,此建議若批准,本港銀行經營的人民幣業務量將即時大增。不過,此舉等同形成一個龐大人民幣離岸貨幣供應中心,料牽涉複雜的滙率穩定討論。

金管局發信收集意見
至於另外兩個探討方向則分別為擴闊人民幣個人服務至貸款層面,以及探討在港發行人民幣債券的空間。銀行公會本月20日至23日,在任志剛及公會主席王冬勝率領下訪滬京。消息指出,信中羅列的人民幣業務三大方向,料會成為訪京團討論的基礎,長線來看,亦是中港兩地探討人民幣業務前景的藍圖。
金管局發言人回應時表示,該局最近向銀行公會發出函件,主要是因應財政司司長就人民幣業務的言論知會業界,亦藉此向業界收集意見。
任志剛在函件中指出,財政司司長近期就人民幣業務的言論,綜合來說可勾畫出三大方向,有關方向亦是本港與內地繼續磋商的課題。其一是探討本港銀行人民幣資產及負債多元化,由於現時本地銀行唯一獲認可擁有的人民幣資產,是現金及與人民幣清算行餘額,故爭取資產多元化,實際是指擴闊業務範圍至人民幣貸款。

銀行業務量勢必大增
近日財爺在公開場合提及在港發行人民幣債券的題目,亦在任總信中列為未來探討方向,雖然他未有進一步闡釋具體內容,但業界相信發債體應屬中國政府或國家級機關。
函件亦提出了觸及人民幣經常帳的嶄新課題,就是在中港經常帳下的交易項目,以人民幣結算的可行性,換言之中港貨品貿易往來,均以人民幣「找數」。銀行界指出,若該建議獲准,港銀行參與人民幣業務範圍將大增,屆時銀行可參與開發人民幣信用狀,本地貿易商在交易中收取的人民幣,形成了企業客戶的存款需求。

京半數外資申請經營
另外,根據世貿日程,北京市將於12月11日起,開放人民幣業務讓外資銀行參與,中國銀監會北京監管局局長賴小民昨日出席一論壇後指出,目前北京約有23間外資金融機構,超過一半銀行提出申請經辦人民幣業務,大部份符合資格。作為監管機構者,他亦希望北京市商業銀行這家唯一市內法人銀行,可在一兩年內,成功引入境外策略投資者,現時北京市僅有3家港資銀行開設分行,未來他期望有更多港資銀行「落戶」北京,及參股內地銀行。

賴小民指出,目前北京超過一半外資機構,提出申辦人民幣業務。
程志遠攝

賴小民指出,目前北京超過一半外資機構,提出申辦人民幣業務。
程志遠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