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商不宜急於抬價

發展商不宜急於抬價

作為地產發展商,想自己推出的新樓盤能賣個好價錢,是正常不過的事。因此,每見發展商為自己的新盤宣傳造勢都不以為然。為企業謀取盡可能高的利潤,是管理人員的職責,他們受人錢財,不得不這樣做。

施永青

然而,作為發展商,除了要為眼前的新盤謀取利益外,還要有視野看到全行的長遠利益。樓價一下子升得太快,就不見得對全行長遠有利。因此,我不贊成發展商為了個別項目的利益,一下子把樓價推得太高。
在這方面,銀行界就比地產界有見地。滙豐大班就多次為樓價升得太急而表示擔憂。本來,樓價升對銀行業應大有好處,銀行界為甚麼要潑冷水?
樓價上升,可改善銀行受抵押物業的質素,減少壞帳,進而增加按揭生意,擴闊息差,對銀行業務有莫大的幫助,那為甚麼銀行大班不想看到樓價大升?箇中原因是銀行大班的視野比較闊,胃口也比較大,他們不着眼於今天可以做多少生意,而是看整個經濟周期可以做多少生意。
九七之後,樓價大跌了六年,跌到只有高峯期的三成左右。在這種情況下,有能力買樓的人理應大增。不過在去年中以前,大部份港人對前景都缺乏信心,故有能力也不敢買。本年下半年樓價止跌回升,大家本已放心入市,可惜樓價又一下子升得太急,令普通市民有點不習慣,故令有些人又再猶豫起來。
我相信銀行界的如意算盤,是樓價最好在這個水平整固一下,回落一點以吸引這批人入市。這樣銀行就可以做到這批人的按揭生意。但如果樓價不先休息一會,而是進一步急升,那銀行可以做到的生意就會減少。因為樓價每上升一級,就會把一批人踢出局,令他們失去了買樓的資格。

因此,銀行界最希望看到的景象,是樓價上升的方向明確,但升勢卻不可以太急,這樣他們可以做到的生意反會更多。譬如,先讓他們在樓價二千元一呎水平做一批生意,一年半載後,樓價升至二千二百元一呎水平時,他們又可以做另一批負擔能力較高的人的生意,這樣一級一級的做上去,沒有一級會浪費。但如果樓價從二千元一呎水平一下子升到三千元一呎,那中間就會有很多人尚未來得及入市,已被人廢了武功,沒有資格再買樓了。銀行也會因而失去做他們按揭生意的機會。
其實,發展商一樣面對銀行同樣的情況,樓價愈升得快,發展商樓盤的銷售對象就愈狹窄,市場就很快會失去動力。現在市場上的空置單位仍很多,正需要用家去吸納,樓價不急升,有能力去吸納這批單位的人就愈多。空置單位被吸納後,市場的基礎就會更穩固。這比每次發展商推新樓盤時,市場上總有大量二手單位跟發展商搶客好。
香港的人口增長速度已減慢,未來房地產市場的需求已不是來自新生家庭,而是來自換樓的需求。故發展商將來興建的都是那些以換樓客為對象的中大型單位。要這類單位可以有多些銷售對象,就得讓多些小業主可以把手上的舊樓賣出套現。但如果樓價升得太快,小業主要找人來承接手上的舊單位就有困難,間接令發展商的新樓也缺乏新力軍承接,對發展商也沒有好處。
現在,很多發展商都急不及待地想「食盡個市」,每次推盤都想創新高,不但難為了售樓部的主理人員,實質上縮短了今次上升浪的周期,把市場上剛出現的換樓互動作用也破壞了。
故我希望大地產商也能看到自己的全局利益,不要急於抬高新盤的售價,這樣,大家就可以在今次上升潮裏賺到更多的錢,而更多的市民亦可以趁此機會改善自己的生活居所。
……………………………………………………
作者為中原集團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