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傑在電台節目裏說了一句「好仔唔當差」,引得聽眾跑去廣管局投訴,廣管局就向電台發出「強烈勸喻」。(甚麼叫「強烈勸喻」?真是狗屁不通,為甚麼不好好地用中文「嚴重警告」呢?)
對於這一件事,本地督察協會主席廖潔明說,有關言論無損警務人員的形象和尊嚴,所謂「好仔唔當差」,那是舊時代的看法,廣管局不用因此小題大做。
由此可見,香港警務人員的心理質素,比起廣管局那些官員,不知好了多少。只有心理質素很差的人,才會時時覺得被人影響了尊嚴,他們的心靈特別脆弱,不能受到任何自以為是的刺激。他們不知道尊嚴是靠自己爭氣掙回來的,正所謂「面係人哋畀,架係自己丟」。心理質素差勁的人,總是要人家給面子,結果,卻永遠自己丟架。
奧運會期間,我們聽得最多的,就是評論某一場比賽中,運動員的發揮和心理質素如何如何。一個運動員心理質素好,發揮也好,若心理質素差,即使技術不錯,發揮也會受局限。
中國運動員的心理質素一直上不去,是因為心魔太重,心靈脆弱,一受挫就抬不起頭,一拿到好成績又會語無倫次。這就像某些香港運動員,只要那次比賽一得到好成績,就會激動地說:「香港運動員唔係垃圾!」誰說香港運動員是垃圾了?這就是長期自我看低,又沒有好的心理質素去作平衡的結果。
香港警務人員的心理質素很好,明白真正的尊嚴是靠自己的專業精神掙回來的,並不會因為人家說了一句不中聽的話便因此受損。反倒是香港廣管局那批吃公帑的主事人,心理質素差,是非觀念弱,好歹輕重不分,屁大的事都當偉業來搞。是不是應該找人去「強烈勸喻」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