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受食物藥物影響 漂白效果未必有效<br>漂牙不當引致發炎

若受食物藥物影響 漂白效果未必有效
漂牙不當引致發炎

【本報訊】擁有一副美白整齊的牙齒,是不少愛美人士夢寐以求的,因此愈來愈多人願意花費大量金錢去漂白牙齒。但有牙醫警告,不適當漂牙,如自行購買漂牙產品或到美容院由非專業人士漂牙,都可能弄傷或弄痛牙齒,而且效果不一定顯著。至於食物、藥物及創傷等都可導致牙齒變色,單靠漂牙未必達到牙齒變白的效果。 記者:陳倩雯

香港大學牙醫學院助理教授陳維國接受訪問時表示,最安全的漂牙方法是病人根據牙醫指示,連續兩周,每日戴上一個度身訂做的塑膠牙齒模,再塗上含雙氧水成份的漂白啫喱,為時半至一小時;每個療程費用約為二、三千元。

洗牙可解決一般問題
有些病人會親自到牙醫診所漂白,牙醫所用的雙氧水濃度較高,容易令牙肉疼痛及過敏,接觸冷熱食物時會感到「赤痛」。研究顯示,使用低濃度雙氧水,配合長時間使用會較有效,但此方法的漂白效果不大,而且收費昂貴,每次漂牙一小時的費用約為五千至一萬元。
對於部份市民在市面自行購買類似產品使用,陳維國稱,市面上的塑膠牙模體積固定,部份人戴上後會弄痛牙肉或引起發炎;若本身患有蛀牙,漂牙時會使牙齒更痛。也有市民到美容院漂白,但負責的人員並非專業牙醫,加上一般使用高濃度雙氧水,因此非常危險,容易引起疼痛。
他指出,其實部份人只需洗牙或箍牙即可改善牙齒外觀,如由咖啡、奶茶、濃茶、可樂、紅酒及香煙等食物色素導致的牙齒變色,一般可透過洗牙解決,毋須漂牙。

漂牙後勿吃有色素食物
相反,因牙齒創傷及藥物「四環素」引致的牙齒變色,則未必可以透過漂白改善。陳維國解釋,牙齒受創後會出現類似內出血的情況,血色素會停留在琺瑯質,令牙齒變得啡啡黃黃。
四環素是一種在六、七十年代相當普遍採用的抗生素,四環素會隨着血液黏在牙齒琺瑯質下層的象牙質上,導致牙齒顏色變灰。最受影響的人是現時三、四十歲的人。港大的研究顯示,四環素導致牙齒中度至嚴重變色的病人中,連續三個月每日使用牙醫度身訂做的塑膠牙齒模或市面的美白牙貼,均可改善牙齒白淨程度。
陳維國提醒漂牙人士,療程期間及之後的數周,不要進食或飲用有色素食物,否則會影響成效。他又呼籲市民漂牙前徵詢牙醫意見,評估需要及成效。

受四環素影響的牙齒(下排)呈灰紫色,漂牙後則潔白多了(上排)。
陳維國提供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