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論:迴避隱瞞解決不了泳池蟲患 - 盧峯

蘋論:迴避隱瞞解決不了泳池蟲患 - 盧峯

若果康文署助理署長張國基先生真的只是講漏部份資料、真的只是無心之失,公眾當然不能批評他隱瞞事實。可是張先生早在上周已收到食環署的調查報告,知道泳池除了發現紅蟲外,更發現蛹皮及搖蚊,為甚麼張先生在過去幾天的記者會上一直不肯吐露這樣的發現、都不肯吐露這樣的訊息呢?甚至在傳媒披露食環署的報告後,張先生依然沒有表白在泳池找到蟲蛹的皮及搖蚊,只是不斷強調泳池出現蚊蟲可能是人為的破壞;直至昨天,他才肯承認過去幾天講漏了資料。像這樣一再迴避事實、一再漏報資料、一再顧左右而言他的做法,怎能不讓公眾懷疑張先生及康文署是在隱瞞事實、是在隱瞞真相呢?
更令人不解的是,康文署在調查泳池紅蟲問題時似乎只着重把出現的紅蟲清除掃走而不是找出問題的根源。就以昨天斧山道泳池發現懷疑紅蟲的事件為例,康文署不但沒有盡快通知幾位調查的專家到泳池調查紅蟲的真相、不但沒有仔細調查紅蟲的可能來源,反而迅速讓工作人員把紅蟲清理掉。這又豈能讓專家有效找到真相、這又豈能讓康文署有效找到問題的根源呢?康文署的做法不是很奇怪嗎?
毫無疑問,正如兩位微生物學家所言,目前還未能找到足夠的證據證明泳池成了蚊蟲滋生的溫床,因為小組的調查並未找到活生生的蟲蛹;也就是說,在泳池並沒有找到蚊蟲成長的整個過程。然而我們認為,正由於未能找到充份的證據,康文署才應該更着緊、更小心、更徹底的調查事件,絕不能過早認定事件是人為破壞或想把事情草草了結;否則,泳池出現蚊蟲的情況將會難以根絕、泳池的衞生環境將難有根本的改善。

事實上自從九龍公園首次發現有蚊蟲以後,出現蚊蟲、蟲蛹、紅蟲的泳池便愈來愈多,分布的地區也非常廣泛。這些情況雖然不足以證明泳池本身有問題,也不足以說明泳池已成為蚊蟲滋生的地點,但至少說明泳池出現紅蟲絕不是偶然發生的事、至少說明事件不大可能是個別人的惡作劇及破壞行為。再加上食環署報告顯示在泳池發現的蚊蟲、紅蟲、蟲蛹的數目甚多,更令人懷疑泳池的部份設施如嬉水池中的某些設備、濾水系統又或是泳池的整體環境出了問題,以至原來不適合蚊蟲生長的泳池也出現大量蚊蟲及紅蟲。我們認為,康文署目前該做的是面對這些疑問、解決這些疑問;再迴避、講漏或隱瞞事實只會令問題不斷惡化、只會令公眾對泳池的衞生情況更缺乏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