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界:受樓市增長放緩影響<br>五律師行擬結業近年罕見

業界:受樓市增長放緩影響
五律師行擬結業近年罕見

【本報訊】律師會昨日通知屬下會員,五家律師行即將結業,其中四家計劃在下月三十日停止運作。有法律界人士指出,每年九月底律師行須支付專業彌償基金的保險費,一些看淡前景的同業多會趁繳費前結業,但今年的數目似乎較去年多,情況屬近年罕見,可能反映本港今年樓市增長放緩,經濟復甦暫未惠及律師行業。

避免多繳保費
根據律師會昨日的會訊,五家向該會表示有意停業的律師行分別為BurneyLeeJ.、Tam,Pun&Yipp、WongChristopherK.Y.&Associates、Zeall&Co.,Shamson及Emersons。前四家計劃在下月三十日停業,最後一家在今年十月七日停止運作。據了解,計劃停業的律師行雖規模不算很大,但部份在行內已有一段日子。
執業律師謝連忠表示,每年九月三十日律師行要支付專業彌償基金的保費,平均計算每個律師每年要三萬元;換言之,律師行的規模愈大,須支付的保險金愈高。他指出,過往若有律師行有意結業,都會在每年這個時候前停業,以免要繳交多一筆保費,因此結業的同行可能還會「陸續有來」。

看淡生意前景
他又指,今年停業律師行數目似乎較去年同期多,可能與部份律師行看淡生意前景有關,因去年這個時候樓市剛復甦,但今年樓市增長放緩,不少律師行的生意沒有因經濟復甦受惠。專業彌償基金用作支付客戶對律師疏忽索償,但年前出現虧損,業界已討論改革基金,引起不少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