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葵涌一間貯存屬第五類危險品塑膠物料「環氧樹脂」、膠粒及紙張的物流公司貨倉,前日的一場三級大火產生大量有毒濃煙,進入火場救火的其中十七名消防員,昨晨發現手腳出現紅腫灼痛等化學灼傷或皮膚發炎病徵,當中大部份人腿部出現問題,入院治療後全部出院。有受傷消防員懷疑下身的防火褲物料較薄,可能因此被火警中釋放出的化學物質灼傷。另消防處揭發肇事貨倉貯有過量的第四類危險品;而一名採訪該火警新聞之電視台女記者事後亦報稱不適,需要看醫生治療。 記者:梁瑞帆 吳國威
消防處昨日強調消防員的防火衣有足夠防火能力,正聯同政府化驗師調查事件,有需要作改善。
前日上午葵涌嘉定街物流公司貨倉發生三級大火,由於火場內堆滿大批屬第五類危險品含「環氧樹脂」物料、膠粒及紙張等貨物,火勢猛烈冒出大量有毒濃煙。消防處出動逾百名消防員撲救,四個多小時後將火撲熄後,並通宵在火場射水降溫,火警中無人被燒傷。
至昨晨七時許,參與滅火之消防員換班返回消防局更換衣服時,其中十七名曾進入火場工作、分別隸屬荃灣、葵涌、梨木樹及荔景消防分局的消防員、消防隊目及消防隊長,先後手腳出現紅腫灼痛、痕癢敏感等化學灼傷或皮膚發炎病徵,當中大部份人均腿部出問題,入院治療後全部已出院。
有皮膚不適消防員指出,受傷部份主要集中在防火上衣及防火鞋之間的大腿位置,懷疑是由於防火褲物料較薄,引致大腿位置被化學品透過衣物滲入引致中毒不適。消防處發言人強調,消防員進入火場內所穿的防火衣,有足夠防火能力,正聯同政府化驗師調查化學品如何令消防員皮膚受傷,有需要會作出改善。
消防處新界南署理指揮官李建日,昨晨聯同政府化驗師返回火場調查火警原因時表示,醫生指不適消防員主要出現皮膚敏感情況,屬短暫性無大問題,正化驗火場內含「環氧樹脂」之物料及膠粒等化學成份,協助調查起火及多名防員敏感不適原因。
消防處牌照及審批總區危險品課助理消防區長盧志豪亦有到場調查,他透露在火場未燒毀部份撿獲兩桶共五十公升的第四類危險品「己二異氰酸酯」,超逾規定三十公升,消防正調查是否有人違例,不排除對有關貨主進行檢控。至晚上九時,消防處聯同環保署人員將一批危險品搬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