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特別行政區第二任行政長官選舉在上周日舉行,結果一如所料,由競選連任的現任行政長官何厚鏵當選為候任人。鏵哥獲連任屬意料中事,源於他管治下的澳門自回歸以來,一反過往予人暮氣沉沉的印象,在今天已儼然成為東方拉斯維加斯般的旅遊之都。
回歸後澳門的經濟持續表現突出。2004年首季,在旅遊及博彩業的強力推動下,本地生產總值錄得25.6%的雙位實質增長。在2001-03年間,其總體經濟亦分別獲得可觀的增幅,分別為2.2%、10%和15.6%。澳門屬外向型的小經濟體系,這些強勁經濟增長主要由私營部門帶動,與政府開支的關係不大。
這些數據所反映的是何厚鏵的一套經濟管治理念。鏵哥深明澳門經濟體積細小的局限,故此要推動和發展經濟,就務必要靠市場的力量和增強澳門的對外開放度。而若要吸引投資,無論是外來或本地的,先決條件就是要營造一個優良的營商環境。這其中又以保持社會的治安最為重要,因此何厚鏵上場後,便大力打擊和取締澳門的地下勢力,為自由市場的建立掃清障礙。
另一方面,何厚鏵亦明白政府除了能為投資者提供一個上佳的投資環境外,所能做的極其有限,因此他努力落實謹慎理財的原則,極力避免政府成為拖慢澳門經濟發展的絆腳石。故在過去3年間,澳門政府的財政都錄得盈餘,分別為4.2億、17.4億和27億澳門元。
相反,香港特區政府自回歸以來,不但好大喜功,政出多門,而且更寄望以政府推動香港經濟再上新台階,其苦果毋庸多說。將香港與澳門這兩個只有一海之隔的特區相比較,鏵哥輕政府重市場的管治哲學的好處不是很明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