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雅典奧運開幕禮上,身高七呎六吋的姚明手擎國旗。在閉幕禮上,旗手的榮譽屬於他的同鄉劉翔。雖然旗手「縮水」了一呎四吋,但劉翔在奧運百一米欄上揚威後,兩人不但在中國體壇的地位已可並肩,在廣告市場上還將有一番較量。
中國體壇一哥姚明在劉翔摘金之後笑說:「現在上海體育圈的老大不再是我,是劉翔了。」競技場內,兩人各有千秋,競技場外,兩人還有一番較量──場外的廣告收入。在奧運前,姚明身上已背了九家廣告合同,包括Reebok、百事可樂、蘋果電腦、佳得樂、麥當勞等。據估計,他目前的廣告收入達一千三百萬美元(約一億一百萬港元)以上。
據北京一家代理劉翔廣告的廣告公司的負責人示表,現在劉翔的身價是一年廣告合約底價二百萬元,他說:「其實這個價是保守的,在他勝出後,和我們談合約的公司都排長龍了,當中都是國際知名的品牌。」無獨有偶,劉翔目前最大的兩間廣告商恰都是姚明贊助商的主要競爭對手:Nike和可口可樂。據悉,劉翔在奧運前與Nike的合約總值約三百八十港萬元,比較姚明和Reebok去年簽下總值七千五百萬美元(五億八千五百港元)的合約可謂判若雲泥。
一些國內經理人分析劉翔在廣告場上很可能會對姚明形成一定衝擊,這枚奧運金牌可能將為他帶來一千萬港元以上的贊助收益。但從長遠看,劉翔和姚明恐怕是沒法比,NBA是一台巨大的印鈔機器,而田徑在亞洲短時間內都沒有太大市場。另外,姚明的商業價值在美國已得到認同,劉翔的價值也許多集中於國內,所以身價要超越姚明不太可能。
綜合中國外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