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落幕,運動員又要多等四年。
在這個別離的時刻,寫在每張臉上的,是樂觀的期盼。四年之後,北京再見。
2008Beijing,是一場誰也說不準的約會。
四年,不是四個月,運動員卻不把它放在心上,滿臉天真地對你承諾,破世界紀錄,就等我四年之後吧。
你以為他招積,事實上每個運動員都有四肢發達,心靈純真的特性,其他人會信口開河耍你,運動員實牙實齒,四年就四年,不見不散啊,對不對。
走出運動場館,你還能聽到誰會儍得許下困身的四年之約呢?
你等着,四年後,時機成熟了,讓我們結婚吧。你記得曾經有過這樣的誓詞,說話的人一度也擁有運動員的身型,可惜就是沒有運動員的承擔。四年終於到了,對方運動員的身型開始走樣,卻堅決不肯信守承諾。你不是奧運項目,沒辦法迫對方落場參賽。再講,四年後的今日,你的眼界闊了,見識過更強的高手,要求跟以前不一樣了,明顯知道這個人白白浪費了四年,無可能以老將身份,創出平世界紀錄的奇蹟。這四年,你從來沒有寄望神話,而是努力打造自己,刻苦鍛練,最大的收穫,是克服了寂寞,曉得享受孤獨。四年又四年,你等到連奧運都重返雅典娘家了,心思愈來愈像藍得清澈的愛琴海。對衝擊金牌王老五的興趣,與時並進地宏觀轉移。唔,北京也不錯嘛,有個中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