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智慧:淺談鎖定回報輪

理財智慧:淺談鎖定回報輪

平均回報證與鎖定回報證都有多個計算日(FixingDate),所以容易把兩種認股證混淆。但實質上,兩種股證的特性截然不同。例如有一隻滙豐特種輪,有一年年期,期間有4次計算日,那麼利用圖來表達會如圖:
假設4次計算日定為3月、6月、9月及12月的最後1天,而它們簡稱之為A、B、C、D4點,那麼買賣這些特種輪之時,便要留意它們的特別條款。又假設股證是鎖定回報認購證,行使價為120元,那麼股證的特性又如何呢?如果是鎖定回報證的話,在每次計算日(亦即A、B、C、D4點)便要知道那時滙豐股價能否高於行使價的120元。如果高出的話,那個高出部份(股價減行使價)便能鎖定,在到期日(D點)便會給予股證持有人。

計算日回報互不影響
因為在4個計算日的滙豐股價都可能高於行使價,所以能夠收取最大回報之時,就是4次計算日時滙豐股價都能高於行使價。此外,每次計算日的回報能否鎖定,都互不影響,我們可以把它看成為一個包含4隻不同到期日(A、B、C、D)的股證投資組合,而這就是鎖定回報證的特點。
麥萃才
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系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