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任職送貨的楊健汝,見老闆售賣家居及庭園裝飾品,及替人布置會場的生意有得做,早有創業夢想的他,遂與兄嫂聯手,照辦煮碗開店做生意,但開業半年,還未找到那條通向黃金之路。
楊健汝與兄嫂合力開設的「綠盈軒」位於佐敦白加士街,處處展示各式各樣裝飾家居及庭園的物品,大的有鞦韆、仿真樹;小的有人造花或案頭擺設,貨品繁多,大都色彩奪目,教人目不暇給。
楊健汝參照前老闆的做法,將公司的家居庭園裝飾品業務分零售與訂做,及會場布置兩項。零售貨源方面,利用各人的網絡尋找,如參觀展覽會、託朋友代辦,或親自出動到處搜尋。現時,貨品主要來自內地。
訂做貨品生意是他們最想拓展的。楊健汝父親在內地有一家冷氣廠,廠內的師傅可協助生產客人訂做的物品,尤其精於製造木器。楊健汝說,自家生產,成本較低,利潤也就高一點。
至於承接婚禮、商場及各式慶祝會場的布置工程,是最花功夫的一環,他們會跟客人一起構思,到舖內揀選材料,然後負責布置工序和最後的拆卸清理。
從沒做生意經驗的楊健汝坦言:「膽粗粗,唔知頭唔知路地開舖。」沒做過甚麼市場調查,手上也沒相熟客路,貿然決定在佐敦開舖,是因為觀察到該區沒有同類店舖,又留意到這一帶有不少食客出入,相信來搵吃的人大概有點錢,也會捨得花錢裝飾家居。
店舖主要由楊健汝和原本專職湊仔的嫂嫂打理,他負責入貨和其他事務;哥哥則另有職業,確保有份固定收入,只在下班後來幫手。
開業已5個月,生意未如理想,街客不多,零售及訂做生意只屬一般,會場布置方面也因時值炎夏,正處於淡季。凡此種種,每月收入扣除成本開支後「得個零」,楊健汝和嫂嫂至今更沒人工支,更遑論「兼職」的哥哥。
慨歎一星期做足7天的嫂嫂說,這是始料不及的,「可能是我們缺乏宣傳吧!又或者是門面及招牌都不夠突出和搶眼,吸引不到街客。但現階段我們不會再花錢改裝甚麼,因為開店時已用了好多錢。」
阿健則認為,基於他們缺乏熟客,現時的經營方式或許過於被動,需要積極進取一點,他正考慮派人「行街」,主動招攬顧客。問他可有檢討過,為何前老闆開同樣的公司有錢賺,自己則生意難做,他說:「人家守了好久啦,起碼做了幾年,儲下大批熟客,我們也要時間儲客!」
記者:陳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