窩輪信箱:正股升未必因為對沖

窩輪信箱:正股升未必因為對沖

杜先生問:大藍籌如長和系股價近日反覆上升,是否受到發行商對沖盤影響?
如未有計算場外衍生工具的影響(場外對沖工具能大幅減低市場總風險),港股或個別股票變化,並非全拜所有發行商的對沖行為所賜。
事實上,認股證對沖風險活動所衍生的總市場風險,主要受到認股證的總街貨量及短期增減數目影響。除此以外,隨着相關正股價格升跌,發行商為了對沖風險需要買賣股票數目,更需要考慮能運用的對沖工具之流通性因素。
認股證的總街貨量及短期增減數目,個別發行商淨售出的累積認股證愈多,需要管理的風險愈來愈增加。普遍而言,一旦整個認股證市場的總街貨量愈多,不同發行商總合的對沖活動而衍生的總市場風險,有機會增加正股股價波動的可能性。以長實(001)為例,上周認股證街貨量有增長,但不是激增,發商行的對沖活動未必會急劇增加長實股價波動的可能性。

以正股作對沖不化算
隨相關正股價格升跌,發行商對沖風險需要買賣的股票數目亦有變化。大部份發行商每日需要進行的動態對沖行為主要是「高追買、低追沽」,即正股價升要買貨,正股價跌要沽貨。以長實為例,上周二急升4.7%,因為平價及價外認股證的總合對沖值急升,以正股進行風險對沖需要的「追貨」數目便急升,買賣股票形式對沖風險的發行商,便需要在市場上大量回補股票。另一方面,個別發行商亦可能會大量回購認購證或買入其他發行商的認股證以減低風險。
以買入或沽出正股進行對沖,屬於成本高(如印花稅及佣金)及效率低之舉(追買追沽難度高),所以發行商一般盡量透過其他衍生工具進行對沖,目的是減低買入或沽出正股的數量。但不同正股的衍生工具之供應量及流通性,各有不同,如發行商可運用的對沖工具供應量及流通性不足夠,依賴買賣正股的對沖活動將會愈來愈頻密。
更值得留意之處,發行商除了以正股進行對沖之外,還會透過其他衍生工具對沖風險,如以上市或場外期權對沖能「減少發行商的風險」,以及透過股票高息票據「吸收/減低市場風險」。
比聯金融產品
www.kbcwarrant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