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下月訪問俄羅斯,雙方在石油等能源問題上的合作,將是溫總此行的焦點。有報道指出,溫總將要求俄羅斯保證,為中國提供穩定的石油供應,並提高輸華的油量,而纏繞多年的中俄石油管道問題亦可望在溫總此行作最終決定。
中俄石油管道問題纏繞多年,二○○一年九月雙方曾達成意向性協議,計劃共同建設由西伯利亞安加爾斯克到中國大慶的石油管道,簡稱為「安大線」,若依「安大線」計劃,明年起俄方向中方輸送石油,由每年的二千萬噸逐步增至二○一○年的三千萬噸。
不過,本來十拿九穩的「安大線」生變,日本突然插手,游說俄方改建「安納線」,即將油管的東部終點由原來的中國大慶,改為俄羅斯太平洋東岸港口納霍得卡,然後再輸往日本。
俄方去年果然改變初衷,按日本方案,以環保理由擱置「安大線」,改為「泰納線」,即油管西部起點由原來的安加爾斯克改為泰舍特,而東部終點則選址納霍得卡。俄方多次強調仍可能從「泰納線」的油管上修建支線管道,向中國輸油,但「泰納線」的中國支線遲遲未有最終決定。
《美國之音》發自俄羅斯的報道指出,俄羅斯官方曾表示,中俄輸油管問題將在溫總此行有最後決定。報道又指出,隨着俄羅斯唯一向華輸出石油的能源公司尤科斯發生破產危機,北京愈來愈擔心俄羅斯石油供應的穩定性,為了以後能夠穩定地獲得俄方石油,中國也試圖要求俄羅斯對此作出承諾及保證。
報道稱,俄羅斯主管能源的官員最近紛紛訪問北京,目的是為溫家寶下月到訪做準備。俄羅斯《生意人報》報道,中俄能源會談本周三在北京舉行,中方可能向俄方提出,逐步擴大對華石油出口,明年增至一千萬噸,後年則擴大至一千五百萬噸。同時,中方還可能希望與俄方簽署五年長期購油協定,以免除中國能源短缺的後顧之憂。
《美國之音》/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