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運動員有三種最不容易,第一種是曾經成名過,但近況不佳或失意,像跑八百米的莫桑比克跑手莫杜娜;另一種是不擅說話的,像美國的泳星費斯。最後一種是長期處於高峯的超級巨星,像前百米金牌選手劉易斯及女飛人鍾絲。
最易打開話匣子的,當然是新星──像美國的基寧(新奧運百米飛人)剛奪金牌,對傳媒還有新鮮感,但下屆衞冕便不同了。這令我想起荷蘭泳手賀根賓特,上屆除了訪問,我還取他的金牌拍照;但今屆他贏金牌、除心情較輕鬆時說兩句,其他時候卻不願開口,這或與心理壓力大所致。運動員大都有話直說,心情不好便不說,這或是他們可愛的地方。
國內選手較靦覥、謹慎,出了名的訪問做多了,說話較流暢,但離不開一套模式;替李靜做卻很有香港feel。港孖寶奪銀,第一時間訪問李靜,他給我有種灑脫、開朗,盡力但不強求,積極而又樂天知命的感覺。他沒有李麗珊的「享受比賽」,又不是中國選手的「為國爭光」,他只按照教練定下的目標邁進,打入決賽便盡力爭金牌,是最本能的拼搏精神,卻又非常進取的香港本色。
無綫奧運記者
韓毓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