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觀眾 - 古德明

一位觀眾 - 古德明

英文有oneviewer(一位觀看者)這說法,中文則常說「一位觀眾」。先生認為中文說法有沒有問題?
英文「觀眾」叫audience,嚴格而言,audio是「聽」,所以audience應是「聽眾」,但後來引伸指「觀眾」甚至一位作家的所有讀者,例如:Hernovelsareintendedforayoungaudience(她的小說,是寫給年輕一輩看的),當然,觀眾一般都會聽表演者的道白,而閱讀也可算是聽作者說話,「聽」的原意未失。
但audience始終是個集合名詞(collectivenoun),anaudience不是「一位觀眾?聽眾」,而是「全體觀眾?聽眾」,例如:IfeltnervouswhenIfoundthatIhadtospeaktoanaudienceof300people(我發覺要向三百人致詞,心裏不免緊張),Alarge/smallaudience即「觀眾很多?很少」。
要說所謂「一位觀眾?聽眾」,英文是amemberoftheaudience,例如:AmemberoftheaudiencechallengedwhatIsaid(聽眾席上有一人質疑我的說話)。西方國民非常珍惜自己的文字,不會肆意蹂躪。
新中國則不然。「一位觀眾」已經深入人心。「一」之可以為「眾」,正如「人民民主專政」以「專政」為「民主」一樣。不是愚蠢的民族,不會接受這種顛倒事理的語文。舊中國沒有這種文字。
杜甫寫過一首《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頭三句是:「昔有佳人公孫氏,一舞劍器動四方,觀者如山色阻喪……」新中國人不說「一位觀者」而說「一位觀眾」,杜甫復生,一定只能苦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