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餵哺嬰兒時可得小心,開水沖調嬰兒奶粉後,要立刻餵哺,別讓細菌在奶中滋生,危害嬰孩健康。新西蘭一名早產嬰兒上月喝了沖調奶粉後,感染大腸球菌致死,新西蘭衞生部隨即發出奶粉要即沖即喝的警告。
該名在北島中部懷卡托醫院夭折的嬰兒,約三十四周大,相信是感染了阪崎腸桿菌(enterobactersakazaki)。
新西蘭衞生部首席兒童顧問圖伊指,當局在死嬰兒血液內和餵給他吃的奶粉中發現阪崎腸桿菌。
阪崎腸桿菌在一般環境中生存,因此在製造嬰兒奶粉或沖調奶粉期間,該種細菌都可能已污染了奶粉。
事發後,當局已建議醫院,如早產嬰兒不是母乳餵哺,應改餵他們預先製成的液體嬰兒奶,因為預先準備好的液體嬰兒奶已經消毒,可減低嬰兒感染阪崎腸桿菌的風險。
衞生部過往建議嬰兒奶粉在沖調後,如放在雪櫃內冷藏,二十四小時內亦屬安全,但經今次事件,當局為安全起見,已建議院方及市民應在餵哺嬰兒時才即時沖調,不可再預先沖調冷藏,而且奶粉應在開罐四周內飲完。
圖伊指出,嬰兒感染阪崎腸桿菌的死亡率約為兩成,「早產嬰特別容易感染,足月嬰兒則不是。這是極之稀有的疾病,但嬰兒感染細菌後復原也不是罕有。」
過去二十年,全球約有五十名不足兩個月大的嬰兒受感染後死亡,大部份為早產嬰,或體重不足二點五公斤,而幾乎全部生前都是入住新生嬰兒深切治療部。
德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