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季GDP升12.1% 四年最勁<br>全年經濟增長預測調高至7.5%

上季GDP升12.1% 四年最勁
全年經濟增長預測調高至7.5%

【本報訊】港府昨日公布,第2季本港經濟增長達12.1%,是00年首季以來最高的季度增幅。政府表明高增長是因為去年同期出現「沙士」,令比較基數低。不過,政府指出,由於上半年經濟表現較原來預期佳,加上預計下半年外來及本地需求會保持增長勢頭,故調高今年全年經濟增長預測,由6%調升至7.5%,又將原來預計全年通縮1%調升為零通脹。

滙豐銀行隨即調高對本港全年經濟增長預測,由原來6.5%調高至7.8%,較政府預測數字高,恒生銀行(011)亦考慮調高原來6%的預測。其餘各大機構的預測則不及港府樂觀。署理政府經濟顧問茅以麗表示,其預測已將不明朗因素納入考慮範圍,並非過份樂觀。

外貿及內部需求強勁
茅以麗表示,次季的高增長是由於對外貿易及內部需求帶動經濟,整體貨物出口實質增長達18%,服務輸出的升幅更達31.3%,主要由於離岸貿易及貨運服務出口持續蓬勃,訪港旅客在次季錄得超過1倍升幅,上半年合計訪港旅客已超過1000萬人,其中內地旅客佔57%。
政府的公布指出,短期外圍環境仍受油價高企、美息趨升及內地宏觀調控因素所困擾,但這些因素不會扭轉全球經濟的增長勢頭,雖然內地的投資活動放緩,但由於外貿飆升,內地經濟仍維持強勁增長。在工業生產擴張及出口持續蓬勃的情況下,西方工業國的需求仍然穩固。

過去一年增十萬職位
茅以麗指出,以往工業國受石油危機的影響較大,但由於其服務業比重提升,對石油的依賴程度已較70年代為低,故油價上升的負面影響不會如以往嚴重。另外,雖然美國加息周期開始,但當地金融政策仍屬寬鬆,今年全球經濟可望保持穩健,會錄得00年以來最快的增長。因此依靠出口的中國內地及香港,在下半年應可繼續受惠於工業國的殷切需求,本港貨物出口在未來數月可維持不俗增長,但幅度或者不及今年初可觀。
特首董建華表示,數據顯示經濟正復甦,雖然失業率下降的速度較慢,但過去1年已製造10萬個新就業機會,他相信隨着經濟持續增長,就業機會將增加。工資方面,茅以麗預期,上半年工資水平應見底,相信會隨着經濟好轉而改善。

消費開支繼續穩健增長
政府又預計,下半年本地消費開支繼續穩健增長,由於盈利改善及通縮消失,企業在機器及設備方面的投資應可保持強勁。估計建築活動亦會在今年後期回穩,但私人樓宇建築活動在第二季顯著下跌,而新動工項目未能抵銷大量已完工的工程,故將樓宇及建造開支的預測增長由原來的0%下調至負6.5%。
樓市在第二季整固,樓價先升後跌,4至6月平均下跌7%,但市場氣氛整體上仍審慎樂觀。隨着租務需求轉強,住宅租金持續上升,寫字樓租務需求亦增強。

財爺:工資有望調高
滙豐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師梁兆基表示,第二季經濟加速增長,情況比預期理想,反映內部需求進一步改善,令他對全年經濟更樂觀,他又預期樓市下半年會向好,刺激消費市道。
財政司司長唐英年表示,本港開始面臨通脹,資產價格及工資期望可上升,故近日港股有外來資金流入,反映外界對通脹看法是利多於弊。
銀行公會主席王冬勝表示,「通縮已經過去,預期未來將有少少通脹,但不足以成憂慮。」他認為經濟增長對有利銀行收益,但近期貸款需求並不太大。由於壞帳率大幅下調,形成今年銀行業盈利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