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我們如何相愛,但有時卻會覺得完全不了解另一半,情況就像在漆黑的房間中點燃一根火柴,看得見的,是小得可憐僅有的一部分。
天真無邪的小孩,哭就哭,笑就笑,即使是偽裝,亦是一眼就會被看穿的,他們的直接,往往最容易感動成年人,感動,是因為我們亦曾經擁有這份率性。在這個適者生存的世界,我們隨身攜帶着各款面具,以應付不同的場合,原有的面目,差點就要失落了。
珍珍傾慕同班的他一年有多,這天他終於開口約會她,珍珍在心裏興高采烈,卻不知怎的擺出一副冷漠的態度,斷然回絕了他的邀請。男孩的自尊心很強,並非死纏爛打的類型,他轉移追求另一女同學,留下珍珍獨自神傷。
明明喜歡為甚麼裝模作樣?作假的天性,由我們出生那天開始潛伏,少年時代萌芽,青年時代盛放,中年時結果,老年時成了藥材。我們不能互相了解,是因為我們不肯相互坦白,我不能坦然面對你,因為我甚至不能坦然面對自己。
戀人的相處是一面鏡子,一方語氣加重,另一方自然跟隨,熱情和冷淡都是以同樣的方式蔓延,你認為他不再如往昔般愛你,他亦會接收到同樣的訊息。兩人展開對峙,一段關係被放進了冰箱,我們總是怪責對方,而忽略了來自自身的因素。
我不了解你,是因為我的眼中只有我自己,你不是不明白我,而是我記錯了自己經過修飾後的容顏,淡忘了原先的那張面孔。我準備抹去顏料,看清並誠實地面對自己,然後再說愛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