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適合屍肝 因死者家人反對告吹<br>捐肝孝女母病況趨穩定

曾有適合屍肝 因死者家人反對告吹
捐肝孝女母病況趨穩定

【本報訊】生命的長短是否冥冥中已註定?一直期待十八歲來臨、以符合資格捐出部份肝臟救母的孝順女簡彥,從加拿大來港,卻赫然發現母親因受感染而危在旦夕,無法接受移植手術。在簡母於鬼門關門前徘徊之際,瑪麗醫院的醫生透露,曾有垂死病人願意捐出肝臟,血型正好適合簡母,但最終卻因死者家屬反對而擱置,不知中國千年的「保全屍」文化仍要影響多久下去。
瑪麗醫院指出,簡母(Michelle)現時已清醒,情況較前穩定,毋須再依賴呼吸機,血液內的細菌已清除,院方正向其施以抗生素,對付腹水感染,相信七天內可以清除。簡彥昨午到瑪麗醫院接受電腦掃描,簡母的主診醫生港大外科學系副教授廖子良說,換肝手術的評估工作尚未完成,電腦掃描未有結果,而最重要的心理輔導工作更未開展。
他解釋,簡母現時患上末期肝病併發症,體內毒素上腦,神志不清,除了換肝,可說是藥石無靈。院方會視乎她受感染的情況才決定能否進行換肝手術,若情況危急,院方或會毅然一試,但成功率難以評估。

當局無意改變法例
香港大學醫學院外科學系教授盧寵茂接受本報訪問時稱,北區醫院在周一曾有一個屍肝,血型正與Michelle脗合,「我哋都好開心,覺得有一線曙光,但係佢家人唔肯捐,當時Michelle已經係最高分(在輪候冊上首位)。」他慨歎現時已錯過最好時機,手術成功機會率大降,又形容事件是不幸。「(簡彥)十八歲生日唔係去開香檳慶祝,而係準備去做一個可能會死嘅手術。」他強調,手術危險性高,若簡彥退出計劃,院方會尊重。該院在昨日凌晨收到一個屍肝,院方已即時為病人進行換肝手術,令今年捐贈屍肝數目增至十二個。
衞生福利及食物局昨日發表聲明,指同情簡彥處境,重申捐贈器官的人士必須年滿十八歲,確保捐贈者完全明白捐贈器官所牽涉的事情。盧寵茂說,雖然年輕人的復原速度較快,但未成年的人未必有足夠分析能力去判斷手術的風險,故認為法例的規定合理。

簡母(圖)現時仍在瑪麗醫院留醫。

簡母現時仍在瑪麗醫院(圖)留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