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筆者而言,近期股市的預測相當艱難,港股呈罕見的單邊市,可是對外圍走勢卻相當有戒心。香港的銀行股及地產股,擺脫外圍影響,出現強勁走勢,是出乎意料之外,由於認為股市長期走勢屬於大型上落市,在今次向上突破之時失機,便不易在蝕章之下高追補數。
短炒失機,不過自己一向長短棍兼施,組合中有大部份是長線投資。近期市場氣氛好轉,短線機會增加,但冷靜反省,反而應該更加珍惜以往的機會,例如大新金融(440)輕易已回升十多元,只可惜自己受市場氣氛感染,未能有膽賺盡而已。
二三線工業股是便宜,可是不合潮流,只適合繼續長線持有,有心短炒,一定要從大入手。單以技術走勢及公司消息衡量,建滔化工(148)應是前列之選。業績公布後股價表現令人失望,可是市場氣氛大大不同,加上一般意見對建滔的銷售及議價能力甚有信心,一旦轉風炒落後,建滔應不會被遺留。單純以炒的角度,以5%止蝕,已經足夠有餘,始終追回大市的機會甚高,不應掉頭回落。
自己走失了地產股的升浪,以地產股的勁度,市場對樓價後市是非常樂觀,由於置業不久的關係,也希望他們的見解正確。如果在置業一刻買地產股,利潤已在一成至一成半之間,樓宇買賣欠靈活,手續費又高,此刻回望,暫時是嚴重蝕章。
股票有股票的好處,不過筆者置業不會被人問三問四,而且槓桿比率特高,一旦看中,回報會吸引得多。目前遇到的問題,並非升勢不及地產股,而是租金回報率有壓力,加上競爭多,變成有風險要自己負擔利息支出一段較長的時間。
樓市好景的時候,一般人在樓市中賺錢,是遠比股市容易。大家不會因為有一兩個單位賤賣,就急於止蝕。成交不活躍,價格欠透明,反而令人心安。
股市與樓市參與者心理質素大大不同,是不易明白的現象,最奇怪的是,很多投資者的學習過程極之慢,每次低位想止蝕,高位又想追入,永遠前瞻不作回顧。在每次低潮時期應付的求救電話及電郵,想起便覺頭痛。
黃國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