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在不明白「踢走保皇黨」這樣的說話、這樣的競選口號有甚麼問題、觸動了誰的神經線,以致地鐵公司竟然不許候選人的廣告出現這樣的口號,無綫電視同樣要禁制這個口號,甚至表明候選人在競選論壇中說出有關口號的片段將會被刪剪。這樣的橫加限制、這樣的不必要規管究竟是為了甚麼呢?
首先從字義以至政治涵義來看,「保皇黨」並不是人身攻擊,也不涉及甚麼種族、宗教、信仰、階級矛盾,它只是比較簡潔有力地把某些政黨、某些候選人的政見及投票取向說出來而已、它只是讓選民更容易分辨不同政黨、不同候選人的表現而已,地鐵及無綫電視有甚麼需要禁制這樣的口號或說話呢?而且保皇不一定有負面的涵義,若果被保的皇表現良好、政策受歡迎,保皇黨也許是所有政黨都樂意爭取的名號;只是因為特區政府表現差勁,才令保皇黨成了負面的標籤而已。可既然有關政黨或候選人願意保皇,他們便只有需要承擔有關後果,地鐵及無綫電視有甚麼需要幫他們一把,禁制其他政黨、其他候選人點出他們的「真身」呢?
更何況電視台的選舉論壇讓不同政黨、不同候選人有同等的機會、同等的時間提出批評及作出回應。也就是說,即使被批評、被要求踢走的「保皇黨」也有充份機會作辯解、也有充份機會作出反擊。無綫電視有甚麼需要對辯論的內容橫加限制呢?
當然,像電視、電台之類的電子傳媒所受到的規管一向比較嚴格,色情、暴力或可能引發種族、宗教矛盾的內容都需要嚴加限制。可是橫看豎看,「踢走保皇黨」這樣的說話既沒有色情成份,也沒有暴力成份,更不會挑起任何種族或宗教矛盾。也就是說,這樣的說話根本沒有違反廣管局定下的節目守則、根本沒有違反選舉管理委員會定下的守則,無綫電視有甚麼需要橫生枝節,禁制候選人發表這樣的說話、禁制候選人提出這樣的口號呢?
我們認為,經過多次選舉,已充份證明香港的選民是成熟及理性的,任何過激的主張、過火的批評或人身攻擊不但騙不了選民,反而極容易令選民反感,流失選票。傳媒特別是電視台只需要為各政黨、各候選人提供同樣的機會、同樣的時間讓他們發表政見,互相批評,反覆辯論,選民自然能透過有關辯論判斷誰為市民服務、誰為權貴服務、誰是保皇黨、誰不是保皇黨;電視台根本不需要對候選人的言論作特別規限,更沒有必要視「踢走保皇黨」為洪水猛獸。
事實上,過去的立法會選舉也沒有出現這樣的規限、無綫電視今次為何要多此一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