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哄文化 - 李敏

起哄文化 - 李敏

商品太多,市場競爭激烈,鬥得你死我活,所以宣傳策略亦越來越出奇制勝,除了有創意,也要達到傳媒可報道的條件,因而出現「起哄文化」。
雖然報紙娛樂版這麼厚,但明星博出位,都要盡力譁眾,甚麼月經失調、甚麼私人器官鑲鑽石,為了上C1頭條,但求大眾起哄就不怕破壞形象。
這個世代NoNewsIsBadNews?
一啤酒商搞換水晶麻雀(膠麻雀),萬幾人在雨天排隊,情況混亂,前推後擁、老叟跌地、小童受驚,收盡宣傳效用。
同一天那邊廂一運動名牌開創直立式賽跑,參賽者在高樓大廈的玻璃幕牆外向上攀爬,是既有創意也有驚險,只可惜贏不過香港人愛排隊貪着數的心態,報道篇幅還是不及人家換水晶麻雀。
賣雪條呢?可以有幾起哄?
見到巴士上有一雪條廣告,寫着「限量版」字條,令我摸不着頭腦。
雪條怎限量版?即使真的是生產完一千條某種味道後就不再生產,那莫非叫我放在雪櫃冰格珍藏而不吃,待十年後拿到蘇富比拍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