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大馬匯逾億來港 無必要付技術費<br>鋼鐵大王涉失信案首在港開庭取證

自大馬匯逾億來港 無必要付技術費
鋼鐵大王涉失信案首在港開庭取證

【本報訊】「大馬鋼鐵大王」柏華惹鋼鐵廠前董事經理謝英福被大馬控告失信一案,指謝涉於九四年將一筆七千多萬元馬幣(折約一億五千萬港元)款項滙到一間疑為空殼公司在香港的銀行戶口內,作為支付日本機構提供技術支援的費用,其後該筆款項轉往日本及瑞士的銀行。大馬律政司首次援引《刑事事宜相互協助法令》來港取證,案件昨在東區裁判法院作跨地區審訊。 記者:蔡曉楓、梁偉強

律政司發言人昨表示,大馬與本港雖沒有簽訂雙邊協議,但律政司仍會依法提供協助,而涉案控辯雙方越洋來港,開庭取證,亦屬大馬的首次。專程由大馬來港的總檢察長丹斯理阿都干尼擔任控方,辯方律師為拿督沙菲益。

被告健康差未來港
七十三歲的謝英福,被指於一九九四年二月,在「柏華惹Rollingmill&發展私人有限公司」的辦公室內,蓄意批准一筆為數七千六百四十多萬元馬幣的款項滙到Frilsham企業公司在香港美國運通銀行戶口,作為日本NKK機構提供技術支援予Beam&Section鋼鐵廠計劃的費用,實際上柏華惹鋼鐵廠沒有必要繳付有關款項。
由於被告健康欠佳,沒有來港應訊。控方將於本案傳召六名證人,包括廉政公署的署理總調查主任,及四名銀行高層及公司職員。涉案早於本月二日在大馬開審,之前大馬透過本港律政司協助取得搜查令及呈交令以檢取在港有關文件。
柏華惹鋼鐵廠於八二年經大馬前首相馬哈迪大力推動重工業下,為國營企業,其間一直虧損,至八八年謝英福受馬哈迪委任接管後才轉虧為盈。身為丹斯理的謝英福在大馬地位較拿督為高,他除了創立市值三十億港元的UNW汽車公司,成為「汽車之父」,更願意收取一馬幣象徵式收入,管理柏華惹鋼鐵廠,後被譽為「鋼鐵大王」。

大馬傳媒派員採訪
由於本案涉及富商及肅貪行動,大馬傳媒對案件甚為重視,該地的報章及電台均派員來港採訪。
案件編號:ESMP2057/2004

大馬總檢察長丹斯理阿都干尼昨表示,來港取證較省時快捷。 蔡曉楓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