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淚腺分泌特別多,因為看奧運會,因為看《導盲犬小Q》,因為我的媽媽生病了。
能把我弄得眼泛淚光的電影,算起來為數不少;能令我落下兩行淚的,則愈來愈稀罕了。難得導演崔洋一沒有着意煽情,感人的,是故事本身。
狗與人的關係,普遍是作為寵物的狗,依賴主人的飼養而活。小Q與主人不同,他們,互相依賴。相依為命,當中存在着最深厚的感情,對方早已變成了自己身體的一部份,已經無可分割了。
一邊看電影,一邊在想人類的愛情。
幸運地,你和我的雙目都沒有失明,然而,浮生若寄,我們經常會像瞎子般迷失方向,惶恐的靈魂在黑暗中摸索,我們害怕孤身上路,我們,都希望在生命中找到倚靠。
女人希望找到一個可以付託終生的男人,這個男人最好能夠像小Q,當前面有危險,他可以及時制止我;當感到前路茫茫,他可以帶領我走出困局;無論在何時何地,他都耐心地守候在我身旁。
成為導盲犬的男人,同樣欣慰。有一個她,願意把命運交託到我手中,這份信任,超越了所有的浮名虛利,切實地告訴了我,我的生存有重大價值。在電影初段,訓練員跟小Q說:「不好好學習,就不能成為導盲犬。」那時我在心裏想,誰稀罕做導盲犬?到了末段,主人撐着垂死的身軀到訓練學校找小Q,讓小Q領他走多一次。看得我淚流不止。
導盲,讓小Q的生命更有意義;能夠為別人付出,也是自身的幸福。並非阿Q精神,這是另一位「魯先生」留給我們的,叫小Q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