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浮鐵路慘淡經營難付息

磁浮鐵路慘淡經營難付息

斥資百億興建的上海磁懸浮鐵路正陷入慘淡經營,雖然大幅降價刺激乘客量,但年均收入僅得一億三千萬元,連支付每年三億元利息也不夠,民間亦怨聲載道,質疑政府當日的投資決定。

百億投資 乘客量少
連接上海龍陽地鐵車站與浦東國際機場的磁懸浮線,被稱為全球首條商營磁懸鐵道,總投資百億元人民幣,二○○三年正式投入營運以來,乘客量一直差強人意,平均搭客率只有百分十。今年四月,管理公司將單程票價由最初的七十五元調低至五十元,並推出八十元的雙程套票優惠,雖然令乘客量增加一倍,平均每天達七千五百至八千人次,但年均收入僅得一億三千萬,即使不計算營運成本,也不足以支付每年高達三億多元的利息。
一名業內研究人員毫不留情地批評:「靠現在這一點收入連利息都還不了,何況是本金。」有份投資的官方上海申通集團副總工程師周曰凡承認,磁懸浮鐵路車站地點設計不理想,是造成旅客量少的主因,他說:「龍陽路﹙起點站﹚離市中心較遠,讓大家帶着行李轉車是比較麻煩的,所以很多人就放棄坐磁懸浮線。」

車站偏僻 旅客不便
周曰凡表示,磁懸浮鐵路在上海建設營運,其實也有政治考慮,至少中國能夠藉着引進德國的科技,發展本身的磁懸浮技術。不過,上海人似乎並不太了解這個用意,愈來愈多人質疑政府當日投資的決定是否正確:「與其把一百億納稅人的錢扔到一個根本沒法收回的無底洞,不如造地鐵更能解決上海的實際交通問題。」
《瞭望東方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