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母親)睡在病床上,講不出話、很想睜開眼但開不到眼、很瘦、臉很黃,相當弱。」簡彥由加拿大返港,甫下機即奔往瑪麗醫院,探望病危的母親(Michelle),看到母親受到嚴重感染,並需要插喉幫助呼吸,令她感到心痛,淚水恍如缺堤江河洶湧出來。
十八歲是人生的重要階段,不少青年人都會懷着興奮心情迎接這一天的來臨,但簡彥稚氣的臉孔上,卻流露出一股憂戚與哀愁。簡彥六歲時父母離異,她隨爸爸到加拿大生活,母女二人一直只靠通電話維繫感情,每年暑期她都會返港探望媽媽。
十一歲時,她才知道媽媽患上肝病,多年來媽媽一直獨個兒在香港苦戰病魔。這次從加拿大返港,她的母親已病得十分嚴重,「我一見到媽媽,就對她說『媽,我在這裏,你不用掛念我,你很快會好轉,我們快可做手術啦!』。」
簡媽媽多年來奮戰病魔,但健談、樂於助人的性格卻沒絲毫改變。一名曾與簡媽媽同一病房的病人形容,Michelle經常與病友談天說地,更不時提及女兒,但Michelle的身體相當虛弱,住院期間不時會痛苦呻吟,又曾要求醫生不要給她打太多針。這名病友憶述,曾經一次她在醫院便利店巧遇當時仍然行動自如的Michelle,Michelle見她拖着鹽水支架,立即上前協助,「佢話早知我行得咁唔方便,佢就幫我落嚟買報紙。」
簡彥自十七歲,已為爭取捐肝給母親而疲於奔命,到她快要等到這一天,媽媽的病情又突然惡化。簡彥今天剛滿十八歲,但因母親病情惡化,不知能否接受換肝手術。「媽媽,你很快會好轉。」這是簡彥對在病榻的母親說的第一句話,也是這位原應天真無憂的少女,最大的生日願望。惟盼一切不會來得太遲!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