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值空間:<br>唱大戲年輕化新丁表演每場$400

增值空間:
唱大戲年輕化新丁表演每場$400

中國戲曲藝術有千多年歷史,但卻未受潮流衝擊而黯然失色,近年粵劇團的招生情況更有年輕化趨勢。管它是古老的民間藝術,只要你肯全情投入,掌握戲曲的表演技巧,再報讀有關課程,自我增值,想當新一代的任劍輝、白雪仙?也不是沒可能。
記者:何善華
攝影:周旭文

15歲看粵劇一見鍾情
別以為參加粵劇課程的人士,年齡一定「有番咁上下」。今年才20歲的Mandy對於中國戲曲的熱誠,絕對不比年長的朋友遜色。回想初次接觸粵劇的經驗,Mandy謂彷彿一見鍾情,「15歲首次跟祖母到戲棚睇大戲,眼見台上的花旦個個打扮得花枝招展,穿的戲服又華麗,便一心希望自己也有機會上台表演。」其後更決定跟從粵劇團學習粵藝培訓,閒時參與公開表演。

■參與演出《救父記》的造型。

四大元素唱做念打
兩年前Mandy報讀演藝學院有關中國樂曲的兩年制文憑課程,能夠順利入讀,也得來不易。「課程要求學生的成績至少5科會考及格,若非當年我對粵劇表演極度投入,也不會重考幾次會考,直至符合課程的基本要求。」Mandy表示課程着重中國戲曲四大表演元素「唱、做、念、打」的精煉技巧,其間亦分別有4次演唱會及2次折子戲的實習機會,生活節奏緊迫得連課餘活動也要放棄,但Mandy不諱言對粵劇的興趣依舊強烈,並形容自己像「服食軟性毒品」般,不知不覺間上癮了!

■Mandy自言一穿上戲服,便精神抖擻。

■粵劇表演的演出道具,包括馬鞭、花旦及名伶專用的彎刀、長劍及纓槍。

表演綵排朝9晚11
Mandy當初決定向粵劇方面發展,曾令身邊不少朋友感到詫異。平時只愛看大戲的她,唯一一次踏足戲院看的電影,便是以粵劇團為背景的《魂魄唔齊》!「做粵劇呢行一定要好捱得,又要打又會跌。每次表演都需要好多次綵排,有時甚至由早上9點排練至晚上11時才完成,少一點毅力和決心都會半途而廢。」到目前為止,Mandy最喜歡的粵劇是家傳戶曉的《再世紅梅記》,因為劇中花旦須同時分飾妾侍及10歲小女孩兩個角色,要對角色背景及對白瞭如指掌,累積多年台前演出經驗才可勝任,因此Mandy正以參演此劇為目標。



服飾薈萃

■演出《劉金定情困高君保》時,Mandy(左一)飾演杏嬌。

■去年Mandy(右二)跟隨粵劇團到天馬艦舊海軍基地參演農曆新年的花車巡遊。

男大靠
高級武將軍服。長戰甲,圓領,束袖,靠身分前後兩幅,背後可配上靠旗四面。一般用各色絨線及金、銀線鋼牙、魚鱗或人字甲圖案。頭戴大額子或帥盔,可配上翎子。

女大漢裝
繡鳳為皇后、公主、貴妃,或貴族女士之服飾。大袖上衣可配大雲肩,下身兩層有褶長裙,束腰,配前後牌。用各色絨線及金、銀線繡鳳、海水、鋼牙、花卉等圖案。

十三妹裝
江湖女俠常服。束袖、企領,束腳褲,腰纏腰帶,下身裙四幅,可配斗篷。一般用各色絨線繡邊花、團花,頭戴硬牛角帶,或配面牌加布角帶。

坐馬海青
習武之人常服。內穿圓領坐馬,外穿斜襟內裡有花大海青(配水袖),圓領,大襟,束袖,開前後衩,束腰帶。用各色絨線,及金、銀線繡團花等圖案。頭戴扎巾、將巾或武生巾。

導師話:每年1,000場表演 唔休無Show接
劍心粵劇團創辦人兼導師梁森兒對於粵劇團的發展前景非常樂觀,並謂如想入行,趁兒童時開始學習戲曲技巧,對將來投身粵劇界更有幫助。「現時香港粵劇平均每年約有1,000場次的演出,包括神功戲、政府會堂及商業戲院,基本上入得行就唔驚無Show接。」梁森兒表示全港約有2千多位全職的粵劇名伶和花旦,而初入粵劇界的新人每次表演約有$400收入。

■梁森兒認為本港粵劇的發展空間很大,鼓勵入行須趁早。

課程選擇
粵劇班
主辦:劍心粵劇團
內容:教授粵劇表演的基本功訓練、演科項目及唱科技巧。
開課日期:不定。詳情可向劍心粵劇團查詢(每堂2小時)
費用:每月$550
查詢:23968847

中國曲藝研習班
主辦:昇平音樂社
內容:教授粵劇唱功技巧、基本樂理知識、音階訓練儀式等,共10人一組。
開課日期:8月30日逢星期一、三及五(每堂2小時)
費用:每月$400
查詢:27309441

粵曲興趣班
主辦:林家強議員辦事處
內容:教授粵曲唱功技巧、基本演功及粵曲研唱等。
開課日期:不定。詳情向林家強議員辦事處查詢(每堂2小時,共10堂)
費用:$180
查詢:92839832(珍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