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前日香港仔魚類批發市場內被發現魚缸水含有霍亂弧菌的海鮮批發店至今仍然封閉,該店東主表示,食物環境衞生署驗出有霍亂弧菌的水質樣本來自一個消毒系統發生故障的魚缸,該魚缸已沒有飼養海鮮一個多月,他相信並沒有問題海鮮流出市面。有海鮮批發商會批評,漁農自然護理署提供的潔淨海水售價昂貴,令他們無意購買,但漁護署則認為價錢合理,暫沒有下調價格的空間。
肇事海鮮批發店「環貿水產」前日被驗出魚缸水含小川型霍亂弧菌後,昨日繼續被勒令封閉,食環署昨早派員往上址繼續調查,並派出十多名人員徹底清潔及消毒店內的四十多個魚缸。
該店東主葉一鳴表示,一向從南丫島海域抽取海水養魚,水質並無問題。他認為,食環署驗出有霍亂弧菌的水質樣本來自一個冷凍系統發生故障的魚缸,估計是水溫升高,以致細菌滋生;該魚缸已沒有飼養海產一個多月,相信並沒有問題海產流出市面。
他強調,店內各魚缸都設有獨立濾水系統,其他魚缸水質都沒問題,故不滿食環署銷毀店內全部一千六百公斤的海產。他又認為,由漁護署提供的海水都是來自南丫島附近水域,基於成本關係,所以沒有向該署買水。
香港仔魚類批發市場其他批發商昨日稱,受今次事件影響,生意即時下跌二至三成。香港仔漁業海鮮商會主席陳富明批評,漁護署提供的海水售價昂貴,增加販商經營成本,「香港仔呢度根本冇人向漁護署買水,而且當局配套不足,我建議當局應該設自來鹹水管,統一提供海水,咁就可以確保水質。」
漁護署署理助理署長梁肇輝稱,該署所提供的潔淨海水以每噸十五元的成本價出售,價錢合理,暫沒有下調空間。但有關海水售價只是增加海產批發成本價的百分之一,相信不會對批發商構成負擔。
提及目前並無批發魚檔購買潔淨海水,梁肇輝否認反應欠佳,強調當局會繼續改善出售海水的配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