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今次引起軒然風波的搖蚊幼蟲可在泳池水生存,也可在食水中存活。有研究指出,美、英和南非等地過去曾在公共供水系統發現搖蚊幼蟲,懷疑是因部份過濾系統外露,搖蚊在濾水裝置產卵,致幼蟲在水中繁殖。本港水務署發言人承認,本港濾水廠的部份設施不是密封,但輸出的食水一定沒有幼蟲。
南非兩名水務工程研究人員在九八年一月出版的《WaterSA》期刊中撰文指出,過去多個國家都曾在供水系統發現大量無脊椎動物繁殖。
首宗有紀錄的個案為一九一五年在美國艾奧瓦州的公用供水系統中發現搖蚊幼蟲,其後數十年在英、美及南非的食水系統都曾經發現同類個案,主要是因為過濾食水的設施部份並非密封,搖蚊在附近產卵,在水中繁殖幼蟲。
本港水務署發言人接受查詢時表示,濾水廠的部份設施不是密封;至於曾否在系統中發現搖蚊幼蟲等外物,他強調「出嚟嘅水一定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