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錦濤在紀念鄧小平誕辰一百周年的大會上,評價鄧小平為「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
鄧小平生前曾表示,他只讀過一本馬克思主義的書,就是只有幾千字的《共產黨宣言》,這樣也能成為「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實在是天才。
至於甚麼家甚麼家,筆者就聯想到「六四」後幾個月北京流行的一個政治笑話:「鄧小平除了是偉大的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之外,他還是偉大的生物學家,因為他知道『不管白貓黑貓,能抓老鼠的就是好貓』;他又是偉大的地質學家,因為他懂得如何『摸着石頭過河』;他更是偉大的氣象學家,因為他了解『國際大氣候』和『中國小氣候』;最後,他還是偉大的性學家,因為他認識『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這最後一個「家」,語涉不文,但沒有這一句,又怎麼構成一個謔而虐的笑話呢?
實際上,鄧小平生平只做了一件事,就是為共產黨奪取政權,及維護這個共產黨一黨專政的政權。《人民日報》社論引述民間言論說:「翻身不忘毛澤東,致富不忘鄧小平」,前一句正確的解讀是共產黨奪取政權,後一句的解讀是拱衞與維護政權。說「致富」,恐怕鄧小平主政後帶來的只是貧富懸殊中的「少數人富起來」。鄧的改善經濟的措施只不過恢復中共執政前的開放和自由經濟政策,把毛澤東政策導致的「經濟崩潰邊緣」挽救回來。歸根結柢,目的是為了維護中共政權。
《潛規則》的作者吳思對專權政治的掌權者和老百姓的關係,作過一個很精采的比喻。
「這很像是狼和羊在一起,一個長着利齒,而且不吃素;另一個吃素,偏巧還長了一身好肉。……只要是狼和羊在一起,他們之間的關係就定局了。假如你願意,盡可以規定羊稱狼為父母(父母官),狼稱羊為兒女(子民)。顛倒過來當然也可以,讓狼跟羊叫爹娘或者叫主人(人民是主人翁),羊則有權把狼叫作兒子或者僕人(公僕)。隨便你怎麼規定,反正狼要吃羊。如果某羊不反抗,也許能多活幾天,一時還輪不上被吃。敢於反抗者,必將血肉模糊,立刻喪命,絕少成功的希望。
「(老百姓是冤大頭)冤大頭是貪官污吏的溫床。在冤大頭低眉順眼的培育下,貪官污吏的風險很小,麻煩很少,收益卻特別高,因此想擠進來的人也特別多,他們的隊伍迅速壯大。但最終會遇到一個問題,就好像狼群在羊群的養育下迅速擴大一樣,大到一定的程度,羊群生長繁殖的速度就供不上人家吃了,羊群要被吃得縮小以至消亡了。這時候,狼的末日也就不遠了。這竟是雙輸的結局。
「其實,中國歷代老狼的經驗豐富,完全明白這個道理。那些為天子牧民或者叫牧羊的肉食者,都知道羊是狼生存的根本──簡稱『民本』。」
當毛的政策使經濟到了崩潰邊緣的時候,雙輸的結局就顯露了。於是鄧小平採取了讓人民休養生息的政策,今天要延續這政策的領導人則稱之為「民本」。他們對老百姓的愛護不用質疑,正如狼群也愛護羊群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