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學堂:大戶挾倉淡友有排捱

投資學堂:大戶挾倉淡友有排捱

上周筆者在本欄指出,綜觀港股過往的情況,當長和系公布業績後,大市通常會出現一短暫的「挾倉」情況。豈料在上周長實(001)、和黃(013)業績公布後,大市卻沒有明顯波動,不但股份交投淡靜,連期指市場的交投亦萎縮,好像日前期指的成交僅得16800多張。正當筆者懷疑這次大市可能不會出現大「挾倉」之際,大戶們卻在昨日下午突然發難,推高大市!港股在昨日早段仍沒有明顯方向,恒指仍在12440-12470水平拉鋸,但在午後開市,恒指突破12500水平後,大市升勢加劇,開始有點「挾倉」意味了。
期指在下周一(30日)才到結算日,若大戶真的發動攻勢,大挾「淡友」,則相信不會這麼快便停止,看來「淡友」有「排捱」了。
昨日恒指的地產分類指數勁升432點,是各項分類指數中升幅最大的。基本上,近日地產股是推高大市的主要動力,當通脹重臨時,有實質資產價值的股份,例如地產、石油及資源等股份會較為受惠,它們的股價亦表現較佳,相信這亦是近期地產股回升的主要原因。

長實強大阻力在70元
地產、石油及其他資源股,在通脹重臨時會較為受惠,筆者察覺它們的股價與消費物價指數(CPI)有較強的相互關係,但並非「通脹」這名稱。
市場通常會以CPI錄得正增長時視為通脹,CPI錄得負增長時為通縮期,這純粹是參考數值,意義並不太大,反而是CPI能否持續「正」增長,才會對地產股及其他資源股的股價構成進一步上升動力,正如CPI由去年6月止跌回升,地產市道及地產股價亦差不多同步地上升,正好反映CPI的升幅。
故此,假若未來數月,本港的消費物價上升,趨勢放緩,則即使仍處通脹期,但地產股的升勢也可能預早「放緩」。股市一向是走在經濟之先,本港已擺脫了68個月通縮期,此因素應該早已在地產股反映,因此讀者不要將先後次序混淆。
最後,長實已升破250日線,短期首個阻力位為67元,但真正強大阻力相信在69-70元水平。
譚紹興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