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股壇:中銀PE較低息率吸引

點股壇:中銀PE較低息率吸引

中銀(香港)(2388)於公布業績前,澄清兩副總裁事件所涉及的資金,與中銀及客戶無關,股價已有轉好之象,而業績勝於預期,股價更進一步,但未能突破,日來只是平穩。
中銀上半年盈利55.81億元,較上年同期增加25.69億元或85%,每股盈利52.8仙,派中期息32仙,增加64%。
增長的強勁,是撥回準備及收回已撤銷款項所帶來,而所作新撥備亦較去年為低,使呆壞帳獲得淨撥回12.4億元,去年則撥備16.69億元,若不計呆壞帳撥備,經營盈利較去年同期減少12.7%,其中包括淨利息收入減少16.3%及非利息收入增加11.6%。
對外貸款只是維持,總資產27%款項於同業市場拆放,息差收窄30個基點至1.49%,是淨利息收入下跌的主因,非利息收入的服務費及佣金收入已增24%,表現不錯,但證券投資淨收益則減少1.32億元或85%,拖低非利息收入的增幅。
受市場形勢影響,一般銀行也不易錄得淨利息收入增長,尤其中銀大量資金存放於銀行同業,影響更大,但畢竟整體業績也是勁升,而中期息有相當增加,反映管理層對下半年的信心,儘管呆壞帳準備難再大幅度撥回,但去年底曾重估物業減值11億元,期內未有重估,相信年底作出重估時,會有相當撥回,此外,近期拆息已較前為高,亦有利於利息收入,預期全年業績仍有約30%的增長。
對中銀的評價,業績固然重要,管理問題亦受關注,自去年劉金寶事件以來,又再出現「小金庫」問題,雖則中銀未有損失,但給予投資者不良印象。

集團形象有待改善
近日澄清所有事件,並已委任新的營運總監,亦計劃公開招聘風險總監及其他高級管理人員,希望管理層擺脫「中資化」的形象,反映中銀亦致力於改善管理,但改善形象需時,不能一蹴而就,另一方面,市場亦擔心控股公司有第二次批股,對股價也有心理壓力,不過,中銀在改善形象期間,相信控股公司亦作配合。
中銀現價13.35元,預期PE13.7倍,是較低,息率不低於4.8厘,已具吸引,而形象轉佳則待時間見證,但至少已有此迹象,短期股價仍不易有突出表現,但作為中長線,已可持有或候低吸納。
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