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達五年多的通縮期終於過去了。
根據特區政府昨天公布的數據,今年七月的消費物價指數錄得百分之零點九的升幅,令香港扭轉了過去五年多以來物價不斷下跌的局面。我們認為,通縮結束、通脹重現是個好消息,因為這不僅意味香港的內部經濟活動持續強勁,更將對投資及消費市道有正面的影響。
應該看到,長期的通縮雖然令物價持續下跌、雖然令商品及服務的價格變得便宜,但隨着通縮而來的不但是物價下跌,也包括資產價格下跌、薪金下跌、樓價下跌、實質利率高企等不利的後果。而在薪金下跌、資產價格下跌、樓價不斷下跌的情況下,消費者固然會撙節消費、減少開支,企業更會因前景不明朗、增長速度放慢而減少甚至停止進行新的投資。結果是,香港經濟特別是內部投資及消費都成了死水一潭,了無生氣。
現在通縮告一段落,物價開始止跌回升,消費者將因為預期貨品價格上升而加快作出購物的決定,以避免日後貨價上升而蒙受損失。這種消費心態的轉變將令消費市場較以往幾年活躍,從而加快本地消費市道的復甦。更重要的是,通縮結束、通脹重臨將令實際利率下降,而實質利率下降則意味投資回報增加、意味持有資產比持有現金更有吸引力。這樣下來,資產價格包括房地產價格便將會穩步回升、資產市場包括房地產市場的交投也將會趨於活躍。誰都看得到,過去大半年來樓價回升、樓市活躍已令市民的消費信心、已令整體消費市道大有起色;若果樓市持續活躍及向好,消費市道及整體經濟怎能不受惠呢?
不過,在通脹中得益最大的恐怕還是特區政府。因為通脹將令企業的營業額及利潤增加,也將令部份受薪階層的薪水上升,這些都會令政府的稅收增加,減低財赤的壓力,甚至可以令特區政府更早解決財赤問題。然而我們認為,即使通脹真的令政府的財政收入增加,政府也有必要繼續嚴格控制開支及公務員的數目,以盡快回到「小政府」的格局。
當然,通脹重現及物價回升短期內將為市民特別是低收入階層市民帶來一定的生活壓力,但只要通脹率不致大幅飆升、只要消費市道及整體經濟能隨着通脹重臨而持續擴張,那就業市道固然會持續改善,整體工資水平也將有機會扭轉過去五年多以來的跌勢,重拾升軌。到時候上班族除了「加辛」以外,更可享有真正的加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