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則過敏 重則致癌<br>護理用品含化學物皮膚也吸毒

輕則過敏 重則致癌
護理用品含化學物皮膚也吸毒

【本報訊】Clairol的染髮劑、ElizabethArden的面霜、Neutrogena的洗髮露……多個著名個人護理用品品牌,均被英國一個消費者關注組織評為對人體有潛在危險的產品。多種護理用品,含有大量不知名的化學物質,研究顯示,這些化學物可以引起皮膚敏感、破壞荷爾蒙,甚或致癌。 記者:蔡元貴

英國非牟利消費權益團體「環境工作小組」(EnvironmentalWorkingGroup)一項名為「肌膚深層」的研究報告提出警告,潤膚膏、洗髮露及除臭劑等個人護理用品含有各類潛在有害的化學物質,不利人體。隨着個人護理用品的氾濫,專家擔心,現代人已經「過量負荷」了化學物,足以導致皮膚敏感及各類疾病。

香港人美容花費高
香港人講究外表,根據政府統計處資料,單是美容、化妝及護膚用品,今年上半年入口總值已高達十五億二千四百多萬元。「女士們每個月閒閒哋花二、三千蚊美容護膚,一個典型OL(辦公室女郎),起碼要用上四、五種護理產品。」形象顧問EmmaLee說。
環境工作小組研究了七千五百種流行品牌的護理用品,根據產品的潛在危害評分。結果顯示,很多在香港受歡迎的名牌貨都被評予接近最差的滿分十分(見表)。這些產品對人體的潛在影響包括皮膚敏感、破壞荷爾蒙及增加患癌風險等;而有些產品的標籤,則缺乏令人覺得安全的說服力。

不要隨便亂轉牌子
「因應市場需求,個人護理用品嘅品牌同成份層出不窮,消費者要求高咗,生產商就不停採用新嘅化學物,好多從來未喺人身上用過嘅物質,都出現喺護理產品嘅成份裏面,冇人知道對人體有冇害。」皮膚科醫生史泰祖指出,很多人以為護理用品不是食落肚,就勇於嘗試,其實皮膚一樣可以吸收有毒物質。
美容專家葉世雄建議,消費者找到適合自己的產品後,就不要因為廣告或優惠而亂轉牌子,因為護理用品是很個人的產品。但史泰祖說,護理用品的副作用不止於皮膚敏感,有些可以影響中樞神經,而用家中了招也不清楚。他認為,目前法例對護理用品管制寬鬆,產品不須列明成份,成份也不必經過臨床測試,消費者缺乏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