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司儀、訪問者、DJ、特備節目主持人、清談或phonein節目主持人……比當演員還難,「隨機應變」要求極高,還在不經意時流露學識、性格和修為。
常見電台、電視台把一些所謂人氣偶像或有意力捧的藝人推上前線當主持,一下子便露餡了。學養不足,常識欠缺,可用一大堆廢話來填塞空間。一不小心,平日粗鄙不當用語衝口而出,駟馬難收。有些像服用興奮劑般,比當事人還high,得意忘形之餘,還打斷人家的發言。像奧運節目主持人追訪乒乓球雙打賽的香港代表選手時,她就「喧賓奪主」得惹嫌。
凡事不但應知進退,更重要是分莊閒,誰主誰副,觀眾證明,只是當局者迷。無綫的旁述者濫竽充數時,觀眾最好按「消音」掣,以免影響雅興。
又有一回看某台清談節目,其中一位也算資深傳媒,但兩集中表現,好像對中港的一些基本常識空白,她不停提出天真問題,同僚解答也耗時,是功課準備不足。
另有一樣很不合邏輯的,是找些偶像歌手去為電影配音。「配音」也是一項加分的工程,這些人五音不全且連戲也演不好,如何以聲音幫人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