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發店魚缸水含菌 食環署漏夜消毒<br>香港仔魚市場發現霍亂弧菌

批發店魚缸水含菌 食環署漏夜消毒
香港仔魚市場發現霍亂弧菌

【本報訊】本港又再有魚缸水被發現含有霍亂弧菌,是近一個月來第五宗。食環署昨證實,從香港仔石排灣路魚類批發市場一間海鮮批發店抽驗的魚缸水,水質樣本含有小川型霍亂弧菌,該店已被即時封閉。食環署昨晚派員到海鮮批發店進行徹底消毒、銷毀店內鮮魚,正追查魚類批發的零售點。 記者:蔡建豪 溫文學

被證實魚缸水內含有霍亂弧菌的是香港仔石排灣路魚類批發市場內海鮮批發店「環貿水產」。該批發店面積達五千呎,合共有四十九個飼養鮮魚的魚缸,飼養鮮魚大部份來自印尼等偏遠地區。
食環署是根據恒常的魚缸水監察計劃,於本月十七日抽查該店兩個魚缸水樣本進行化驗,昨日完成的化驗結果顯示,其中一個抽驗的水質樣本含有小川型霍亂弧菌。

即時發出封閉令
在驗出魚缸水含有霍亂弧菌後,食環署已即時向該批發店發出封閉令,並於昨午連同漁農自然護理署人員到環貿水產以臭粉進行消毒及清潔工作,除發現水質樣本含有霍亂弧菌的二號魚缸外,該店其餘魚缸飼養的鮮魚一律需要銷毀,銷毀的鮮魚重量合共一千六百公斤。
食環署東區及南區高級總督察張崇智指出,昨日共出動二十多名工作人員進行消毒及清潔工作,工作人員在放清魚缸水後,將會仔細檢查魚缸及缸內海綿等物,期望追蹤到霍亂弧菌的來源。食環署又會跟進環貿水產的批發零售點,期望驗證已輸出的鮮魚。食環署已向香港仔一帶魚檔發出呼籲,希望檔主不要從海港沿岸水域或避風塘抽取海水飼養海鮮。
霍亂一般是透過進食未熟透的受污染食物或飲用未煮沸的受污染食水等途徑傳播,潛伏期通常為兩至三天。部份患者沒有病徵,但嚴重者會出現頻密水瀉、糞便呈米湯狀,導致脫水等(見表)。
食環署發言人提醒市民,霍亂弧菌不能於高溫下生存,徹底煮熟食物即可消滅霍亂弧菌。發言人又提醒市民,在進食海產及即食食物時,應時常注意飲食衞生。

霍亂弧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