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香港(2388)公布一份較市場預期優勝的04年半年度業績,但消息對股價只帶來短暫的刺激。縱觀這份業績,中銀香港的主要盈利動力是來自12億元的大額回撥,撇除此項因素,其撥備前的經營溢利,仍較去年同期下跌12.8%至54億元,若與03年下半年作一比較,亦下跌了2%。這反映出中銀香港業務發展增長已有放緩迹象。
面對利率處於極低水平的客觀經營環境,所有本地銀行都極力爭取非利息收入的發展空間,而中銀香港亦不例外,來自個人理財的收入按年上升1.3倍。不過,若純論利息收入業務,中銀香港似乎未能像恒生(011)般,於低息環境下爭取到理想的利息收入表現,其淨利息收入按年下跌6%,較去年下半年亦下調12%至55億元。
其一原因是儘管中銀香港的個人貸款業務上升了3%,佔總貸款額約4成,但其佔總貸款額接近5成的企業貸款卻下跌5%至1490億元,這與大部份銀行在企業貸款業務錄得正面增長之趨勢背道而馳。
由於香港經濟處於復甦期,不少企業開始擴充業務,本地銀行之企業貸款業理應能受惠,但中銀香港於此項目不進反退,不但令市場有點意外,而且更抵銷了個人貸款的升幅。
由於本港利率有見底回升的迹象,加上本地非利息收入業務競爭進入白熱化階段,未來市場焦點可能逐漸轉回利息收入業務。若按照目前中銀香港的利息收入業務發展,要進一步為銀行爭取盈利貢獻,似乎難有突出表現。換言之,中銀香港下半年的盈利表現,仍取決於回撥的金額有多少,以及非利息收入之進帳。
按中銀香港昨日收市價每股13.35元計算,04年市盈率約13倍多,其息率約5厘,估值與滙控(005)差不多。若買股作收息之用,中銀香港現價仍有其投資價值,但若論資本增值則此股的值博率仍有限。
至於另一隻中型銀行股永隆(096),其業績亦符合市場預期,純利為4.69億元,按年上升兩成。
雖然永隆是中型銀行,但所面對的客觀經營環境與中銀香港差不多,因此是次業績的動力都是來自非利息收入及呆壞帳的回撥。但值得留意是,目前永隆資金水平過於充裕,資本充足比率達21.8%,因此中期股息增長有26%,較盈利增長幅度還要大。
目前永隆的派息比率只有24%,仍處於低水平,若按照中期股息派送增長率及目前水浸的情況,相信下半年派息增長仍有提升空間。已持貨的投資者可以繼續持有。由於永隆屬穩健的中型銀行,預計未來未必會有「進取」的業務拓展活動,股價發展亦會較平穩,難有太大驚喜。
陳永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