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回在上海南京路一家舖子買火腿,叫店員給我挑上品的,要不家裏的河東獅會逼我跳黃浦,店員當下不禁大笑起來。
跳黃浦就是跳水自盡,是上海人常掛在嘴邊的一句俗話。當年我老爸在上海工作,說巴士到了外灘黃浦江邊一個站停下來,售票員催乘客下車,有時就大喊「跳啊,跳啊」,真夠損。倒想不到跳黃浦原來有事實作依據。
今天有的上海男女自尋短見,要圖個方便就跑到外灘去,平均每年有六十人之多。這讓外灘這個滬上旅遊熱點,也成了自殺的熱點了,排名僅次於南京的長江大橋。
其實滿世界的大橋,都往往是自殺的熱點,三藩市的金門橋不也正是這樣的勝地?香港的青馬大橋只因太偏遠,才不大受歡迎。自殺的人還沒走上一半路,我看來不及跳橋已先累死了。
自殺誰都愛簡便、快捷、省事。跳黃浦、跳橋、跳樓、跳崖、跳火山,都十分乾脆撇脫。雙腳一蹬,馬上可甩掉七情六慾,躲過八難三災。
看來跳維港還比跳黃浦好:你殉情,人家興許以為你為了抗議填海,讓你贏得個殉港的美名也說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