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學堂:工銀亞洲10元以下買入

投資學堂:工銀亞洲10元以下買入

日前下班,筆者拿着多份銀行的中期業績報告在地鐵內閱讀,剛巧碰到好友陳鳳翔兄,他問筆者會否將這些研究寫出來,筆者表示可能會亦可能不會,主因是將多間銀行的研究寫出來頗費工夫,筆者大都會將較有趣的部份在本欄刊登。
筆者每次出外公幹,都會到工商銀行找陳鳳翔兌換些外幣,例如日圓、人民幣及英鎊等,主因是該行的外幣兌換價頗佳。
在地鐵內,筆者問陳兄可有察覺工銀亞洲(349)的股價曾出現「黃遠輝效應」?事緣在7月初,工銀的股價反覆偏軟,一度跌破10元水平,隨後黃遠輝加盟的消息曝光後,其股價逐步回穩,尤其是7月16日,該日其股價突然回升重上10元水平,隨後其股價更進一步逼近10.5元高位。工銀的上升與黃生的加盟,在時間上有點不謀而合,不知兩者有否關連?

淨利息收入勝同業
在近期公布的銀行股中期業績中,大部份銀行的淨利息收入皆只有輕微增幅,普遍錄得倒退居多,好像東亞(023)在上半年的利息收入僅增加了1.5%,恒生(011)則下降了9.8%,中銀香港(2388)更錄得16%的倒退!反而工銀在「淨利息收入」方面有不俗的增長,在今年上半年,工銀的淨利息收入增加了47%,相信是本地銀行股中較大增幅的一間。
筆者原以為是早前工銀收購了華比富通銀行所致,但進一步細閱,察覺華比富通的盈利在今年4月後才在工銀帳目中反映,故在上半年只得2個月入帳。基本上,單計算工銀在上半年的利息收入,增加了21.6%,相對其他本地銀行,工銀在這方面的增幅頗為不俗。
惟當大部份銀行在上半年的非利息收入皆錄得不俗增幅時,工銀卻只得0.7%增幅,此點頗為奇怪。筆者估計,在下半年,華比富通的貢獻將會陸續在工銀的業績中反映,屆時非利息收入可望有較大增長。
工銀預期PE約12-13倍,在本地銀行股中屬偏低水平,股息率約4厘,稍後其股價再度回落至10元之下,逼近1.1至1.2倍帳面值時,不妨考慮吸納。工銀在收購華比富通後,以資產值計算是本港第五六大銀行,但相較其他銀行,工銀在網上公布的訊息方面則略為簡單。
譚紹興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