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謝明明報道】消防處鑑於近年市民濫用救護服務情況日趨嚴重,經內部研究後,初步傾向仿效歐美部份國家按求助者的病情緩急輕重,作為接受救護服務的優先次序,即救護車會優先應召有即時生命危險的求助者。該處正招標邀請顧問公司進行有關的可行性研究。香港消防處救護員會對該計劃持保留態度,擔心若推行不當,會影響救護服務的質素。
據消防處資料顯示,該處單在今年上半年已接獲二十六萬三千多個緊急救援召喚,較去年同期的二十三萬一千多個上升近一成四。消防處消息人士指出,該處經內部研究後認為,可研究按求助者的病情緩急輕重作為接受救護服務的優先次序,以善用資源。
消息人士稱,該處先後參考英國倫敦、澳洲以及美國的紐約和拉斯維加斯等地推行的同類計劃,以拉斯維加斯為例,當地有關電腦系統是由專業醫療人員開發,紀錄了大量疾病資料,負責接收救援召喚的通訊員會按電腦系統提出的問題,向求助者查問有關病者的傷勢及病徵等,通訊員只需將資料輸入電腦,電腦系統便會自行判定有關病者的病情是否屬優先救援,以便調派救護車進行拯救工作。
但消息人士強調,當局會否落實推行該計劃,現在言之過早,會待顧問的可行性研究報告完成後,才作進一步考慮。有關的顧問研究將於本月二十七日截標,最快於年底前公布結果,當局會要求有關顧問在三個月內提交可行研完報告。
消防處發言人承認正進行有關的招標,暫不會落實計劃。香港消防處救護員會主席屈奇安表示,對有關做法持保留態度。他說:「例如點樣界定病情嘅緩急定義、市民又點樣正確描述病情等,呢啲都要審慎研究清楚,如果唔係萬一出事,邊個承擔責任?咁會影響香港救護服務聲譽。」他認為最重要是當局加強公民教育,教導市民正確使用救護服務,才是防止濫用的治本方法。